①油松 (《植物名實圖考》),又名:短葉松、紅皮松。 常綠喬木,高15~25米,胸徑達(dá)1米。樹皮灰褐色,呈鱗甲狀裂,裂隙紅褐色。枝輪生,小枝粗壯,淡橙黃色或灰黃色;冬芽長橢圓形,棕褐色。葉針形,2針一束,稀有3針一束的,較粗硬,長10~15厘米,邊緣有細(xì)鋸齒,兩面有氣孔線;葉鞘初時淡褐色,漸變?yōu)榘祷疑獗沓1槐》蹖印;▎涡裕菩弁辏鶠樗汕蚧ㄐ颍恍矍蛐蜷L卵形,長1~1.5厘米,淡黃綠色,簇生于前一年小枝頂端;花開后成葇荑狀,雄蕊多數(shù);雌球序闊卵形,長7毫米,紫色,1~2枚著生于當(dāng)年新枝頂端,多數(shù)珠鱗成螺旋狀緊密排列,胚珠2枚;珠鱗下面有一小型苞片,與珠鱗分離。松球果卵形,長5~8厘米,直徑3~5厘米,在枝上能宿存數(shù)年之久,鱗突較隆起,鱗臍亦突出,呈鈍尖形。種子具翅,呈不十分規(guī)則之橢圓形,稍扁,紫褐色或褐色,具油汁胚乳。花期4~5月。果熱期翌年9月。 生長于山坡。分布遼寧、吉林、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內(nèi)蒙古、寧夏、青海、河南、山東等地。 999中國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②馬尾松 又名:山松(《生草藥性備要》),青松、臺灣赤松、鐵甲松。 常綠喬木,高可達(dá)40米。樹皮紅棕色,成不規(guī)則長塊狀裂。小枝常輪生,紅棕色,具宿存鱗片狀葉枕,常翹起,較粗糙;冬芽長橢圓形,芽鱗紅褐色,葉針形,2針一束,細(xì)長而柔韌,長13~20厘米,葉緣具細(xì)鋸齒;葉鞘膜質(zhì),灰白色,永存。雄球序橢圓形至卵形,開后延長成葇荑狀,黃色,雄蕊具2花粉囊;雌球序橢圓形,肉紫色。松球果卵狀圓錐形,長4~7厘米,直徑2.5~4.5厘米,果鱗木質(zhì),鱗片盾菱形,鱗突較平坦,微具脊,鱗臍小而短,微凹或微凸。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生長于山地。分布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等地。 999中國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③云南松 又名:飛松。 常綠喬木,高達(dá)30米。樹皮幼時紅褐色,漸老則呈灰褐色,深縱裂并呈片狀剝落。枝輪生狀;冬芽粗大,圓錐狀卵形至圓柱形,紅褐色,鱗片披針形,被有白色透明薄膜。葉針形,3針一束,長15~25厘米,邊緣及中肋有細(xì)鋸齒;葉鞘永存。雄球序聚生于當(dāng)年生小枝的下部,黃色,圓柱形,長2~3厘米,外有一苞片承托;雌球序單生,近于幼枝頂端,鱗片紫褐色。松球果卵狀圓錐形或橢圓狀圓錐形,長4.5~10厘米,直徑4.5~7厘米,成熟時咖啡龜;果鱗長圓形,鱗背稍隆起或顯著隆起,鱗臍微凹。種子卵狀或橢圓形,黃褐色。花期3~4月。果期11~12月。 生長于山地。分布云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地。 以上三種植物的幼根或根白皮(松根)、幼枝或幼枝尖端(松筆頭)、葉(松葉)、花粉(松花粉),球果(松球)、樹皮(松木皮)、樹脂的加工品(松香)、木材中的松脂(松油)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功用主治】 祛風(fēng)、燥濕,舒筋,通絡(luò)。治歷節(jié)風(fēng)痛,轉(zhuǎn)筋攣急,腳氣痿軟,鶴膝風(fēng),跌損瘀血。 999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 , 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