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樹的價值和特征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苗木資料 > |
來源:未知 作者:liuqiaozhu 發布時間:2013-05-25 12:32 |
![]()
榕樹(學名:Ficus microcarpa),為桑科,榕屬,喬木,原產于熱帶亞洲。榕樹以樹形奇特,枝葉繁茂,樹冠巨大而著稱。枝條上生長的氣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樹干稱之為“支柱根”。榕樹高達30米,可向四面無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織在一起,形似稠密的叢林,因此被稱為“獨木成林”。
榕樹多生長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潮濕,雨水充足的熱帶雨林地區。主要分布于廣西、廣東、海南、福建、江西贛州,湖南永州及郴州部分縣鎮、臺灣、浙江南部、云南、貴州。印度、緬甸和馬來西亞也有分布。
榕樹(小葉榕),樹高達20~30m,胸徑達2m;樹冠擴展很大,具奇特板根露出地表,寬達3~4m,宛如柵欄。有氣生根,細弱懸垂及地面,入土生根,形似支柱;樹冠龐大,呈廣卵形或傘狀;樹皮灰褐色,枝葉稠密,濃蔭覆地,甚為壯觀。葉革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有時呈倒卵形,長4~10cm,花序托單生或成對生于葉腋,扁倒卵球形,直徑5-l0毫米,全緣或淺波狀,先端鈍尖,基部近圓形,單葉互生,葉面深綠色,有光澤,無毛。隱花果腋生,近球形,初時乳白色,熟時黃色或淡紅色,花期5~6月,果徑約0.8cm。果熟期9~10月.果子很小,好像一粒一粒的小球,成熟時,會由綠色變成紅色。是小鳥最愛吃的食物。
大喬木,高達15-25米,胸徑達50厘米,冠幅廣展;老樹常有銹褐色氣根。樹皮 深灰色。葉薄革質,狹橢圓形,長4-8厘米,寬3-4厘米,先端鈍尖,基部楔形,表 面深綠色,干后深褐色,有光澤,全緣,基生葉脈延長,側脈3-10對;葉柄長5-10毫 米,無毛;托葉小,披針形,長約8毫米。榕果成對腋生或生于已落葉枝葉腋,成熟時 黃或微紅色,扁球形,直徑6-8毫米,無總梗,基生苞片3,廣卵形,宿存;雄花、雌 花、癭花同生于一榕果內,花間有少許短剛毛;雄花無柄或具柄,散生內壁,花絲與花 藥等長;雌花與癭花相似,花被片3,廣卵形,花柱近側生,柱頭短,棒形。瘦果卵圓形。 花期5-6月。
榕樹的用途體現在食用、藥用、綠化園林等多個方面。榕樹盆景是具有生命力的象征的造型景觀。榕樹是重要的野生食物源。在西雙版納地區被利用作蔬菜的榕樹主要有木瓜榕、蘋果榕、厚皮榕、高榕、聚果榕、突脈榕、黃葛榕等。木本野生蔬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幫助人體消化的纖維素和苦味素。傣族人民普遍認為:常吃木本植物的嫩枝葉可使人健康長壽,也可為少女保持體態輕盈。也是重要的民族藥用植物,在榕樹中有9種植物被常用于治療多種疾病,藥用的部位包括根、樹皮、葉和樹漿等。榕樹葉有清熱,解表,化濕功效,用于流行性感冒,瘧疾,支氣管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百日咳。氣根具有發汗,清熱,透疹等作用,用于感冒高熱,扁桃體炎,風濕骨痛,跌打損傷。
|
上一篇:樟子松的形態與習性 下一篇:云杉的主要樹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