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園林竹子造景的藝術手法研究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1 12:43 |
摘 要 通過在研讀《園冶》、《長物志》的基礎上,運用近現代的建筑空間理論,結合實例分析了古典園林竹子造景的藝術手法,將其總結為“竹里通幽”、“移竹當窗”、“粉墻竹影”和“竹石小品”,以資拓展現代園林竹子景觀配置方式和設計理念。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 古典園林竹子造景藝術手法 1. 1竹里通幽 竹里通幽藝術手法指古典園林中竹林景觀的營造。計成在《園冶》之“園說”中勾勒的理想景觀是:“梧蔭匝地,槐蔭當庭;插柳沿堤,栽梅繞屋;結茅竹里,浚一派之長源,障錦山屏,列千里之聳翠,雖由人作,宛白天開”,竹林中搭一茅屋,養心暢情。同時在《園冶》之“相地篇”中亦多次提及竹林景觀,如“竹塢尋幽,醉心即是。軒檢高爽,窗戶虛鄰;納干頃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 竹里通幽包括竹林的靜觀和動觀兩方面。關于竹林的靜觀,最負盛名者當屈綢川別業的竹里館,詩人“獨坐幽望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宋相照”,盡情享受竹林的靜觀之美。《園冶》中的結茅竹里即屬此類處理,掩映于竹林深處的茅屋既是賞景的佳處,又極富返樸歸真的野趣。竹林的動觀處理則主要體現在曲徑通幽的動態空間序列,竹林小徑為求含蓄深邃,總是忌直求曲,忌寬求窄。《園冶》關于園路的論述都強調曲徑,如“路徑盤而長、不妨偏徑,頓置婉轉”等等。古典園林竹里通幽的典范之作當屬杭州西湖小瀛洲的曲徑通幽。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曲徑通幽位于三潭印月的東北部,人口是風格別致的隔墻漏畝,月洞門上匠額系康有為手書的“曲徑通幽”。竹徑兩旁臨水,長約50m,寬1.5m。竹種以剛竹為主,高度2.5m左右,游人漫步小徑,感覺清靜幽閉,看不到堤外水面。沿小徑兩側是十大功勞綠籬,沿階草鑲邊,剛竹林外圍配置了烏相和重陽木,形成富有季相變化的人工群落。特別是竹徑在乎面處理上采取了三種曲度,兩端曲度大,中間曲度小,站在一端看不到另一端,使人感到含蓄深邃,體會“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園林意境。竹徑的盡頭展現出一片開敞虛曠的草坪,營造出符合奧曠交替的園林審美空間。 1.2移竹當窗 移竹當窗的本義是窗前種竹,該文特指竹子景觀的框景處理,通過各式取景框欣賞竹景,恰似一幅圖畫嵌于框中。框景的手法最早見于《一家言》,李漁在“居室部”窗欄一節中指出:“借景之法乃四面皆實獨虛其中而為便面之形”,這就是所謂框景的作法,又稱“尺幅窗”、“無心畫”。移竹當窗的手法把被一空間的景物引入此一空間,具有空間滲透的性質,有助于增加園林空間的層次感。 苗木網,999miaomu.com 《園冶》對移竹當窗的深遠意境有精辟論述:“移竹當窗,分梨為院,溶溶月色,瑟瑟風聲;靜攏一榻琴書,動涵半輪秋水,清氣覺來幾席,凡塵頓遠襟懷”。移竹當窗以窗外竹景為畫心,幾竿修竹頓生萬頃竹林之畫意,“見其物小而蘊大,有須彌芥子之義,盡日坐觀,不忍合船”(李漁《一家言 居室部》),起到小中見大、壺中天地的效果。同時由于隔著一重層次看,空間相互滲透產生幽遠的意境。 移竹當窗形成的框景畫面不是靜止不變的,隨著欣賞者位置的變動,竹子景觀隨之處于相對位移的變化之中,這與西方近代建筑理論所推祟的“流動空間”學說不謀而合c3I。倘若連續地設置若干窗口,游人通過一系列窗口欣賞窗外竹景,隨著視點的移動,竹景時隱時現,忽明忽暗,同時畫面亦呈現一定的連續性,具有明顯的韻律節奏感。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種子催芽的方法 下一篇:怎樣栽種芝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