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絕技:破竹取絲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30 20:06 |
昨日,在商報邀請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竹簾)代表性傳承人牟秉衡的兒子牟靜平作為商報義工,來到沙坪壩區土灣街道工人村社區的“大講堂”,向居民講訴竹簾的歷史。牟靜平還現場展示了“破竹取絲”絕技,不少居民也參與到制作過程中。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聽講:居民壩壩坐滿圈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昨日下午,在沙坪壩區土灣街道工人村社區空壩內,掛著幾幅竹簾成品,有的畫著山水、有的畫著人物。山水畫是采用國畫的形式,顏色近深遠淺,氣勢宏大;而人物畫則采用工筆畫法,畫中人物無論神態還是動作都細致生動,色彩鮮艷。竹簾平整還透著清香,薄得能透過亮光。這精致的竹簾,讓上面的畫顯得更加雅致。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在街道工作人員組織下,30多名熱心居民依次就坐,圍成了一個圈。下午兩點,“大講堂”正式開始,演講人是梁平竹簾傳人38歲的牟靜平。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我們選擇梁平常見的慈竹當原材料,因為慈竹韌性好、竹節長,最長的有近1米。”牟靜平說,經過將竹絲用蠶絲編制起來,再作畫,也就成了成品的樣子。而一般常見的都是普通竹簾,不常見的還有抽絲竹簾,因為整個工序相對更復雜,所以生產能力很有限。而在成品中顏色有深有淺,是因為有的是原色,有的漂白過。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那哪種更好呢?”有居民問。“原色和漂白的都不分優劣,都是憑大家的愛好,有些老人喜書香氣,就偏愛竹子原色,而一些年輕人喜歡色彩明亮,就偏愛漂白的。”牟靜平說。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觀看:破竹取絲令人嘆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到底是怎么樣把竹子變成如頭發絲一樣細的竹絲呢?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牟靜平現場進行了演示,他將包袱打開,里面有一根竹子、一些刀具和幾根木頭。只見他通過簡單的拼裝,幾塊木頭就做成了一根小板凳。“這個板凳是件制作的工具。”牟靜平用一根廢舊的竹片將兩把工具固定在板凳上。他說,竹簾的制作很復雜,后期編織需要的工具比較大,所以只能在現場就給居民展示“破竹取絲”。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牟靜平說,這只是竹簾制作的第一步。記者看到,他先將一整根竹子劈成兩半,再用刀劈成1厘米長左右的竹條,將竹條里面的竹肉去掉,“這樣留下了竹片,就可以在刀具上‘沖頭’了。”牟靜平將竹片頭部剪平整,用一只腳穩住板凳,再將竹片頭放在兩把刀具中間,一點一點地將竹片上的竹絲“沖”出來,很快上百根如發絲一樣細的竹絲就出來了。牟靜平再將竹片放在手與刀具之間左右壓,絲就分開了,完畢后再用手輕輕一搓,絲就像花一樣散開。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太神奇了!好細的絲!”居民越坐越近,湊上前想看個究竟,有的還情不自禁用手摸了一下。 苗木網,999miaomu.com 體驗:居民嘗試搓竹絲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受牟靜平的邀請,幾位居民上前嘗試制作流程,第一個嘗試的劉洪拿刀準備將竹條分層,由于用力不均,竹條被分得一頭粗一頭細。原來分層有兩次,第一次竹條還比較厚實,分層相對較容易。可第二次分層時,竹條已變得很薄,這時稍微一不注意,用力過猛就會將竹條弄斷,如果用力不足,就有可能粗細不均。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你用拿刀具的手先輕輕往內壓一下,竹片很自然就分開了。”在牟靜平教導下,劉洪不到1分鐘就將竹片分層的任務完成了。接下來就是刮蔑與刮青,“要用刀后部刮,這樣手上的力才能最大化,又快又輕松。”在牟靜平提醒下,許多居民都能順利掌握刮蔑與刮青。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沖頭”看上去很簡單,只需要將竹片放在兩塊刀中間,將竹絲“沖”出來就可以了。可當真去嘗試時,遠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大多數居民都無法對準。居民樊婆婆很喜歡手工藝,見大家都在制作竹絲,她也找來一根竹片用手里的小刀開始“沖頭”,可“沖”出來的竹絲明顯要粗很多,而且不均勻。在牟靜平手把手教導下,樊婆婆很快就搓成了竹絲。“這道工序太考驗人的耐心和毅力了,必須全神貫注,小心翼翼,這要求制作者一定要靜下心。”一旁的居民倪祖秀表示,能做好這道工序真是不容易。當居民成功將竹絲搓散后,大家都很高興,有人表示要將自己制作的竹絲帶回家留作紀念。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反響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居民想去梁平觀摩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直到活動臨近尾聲,一些居民還沉浸在制作竹簾的喜悅中。“我們還真想去梁平,親眼看看另外的工序。”居民張女士提出,想找一個周末帶著放暑假的女兒一起到梁平看看。“好,來了就給我打電話。”牟靜平非常好客,將電話留給了居民。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現場有一5歲女孩一直探著腦袋觀看制作流程,女孩的媽媽申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很喜歡竹簾,她想學習這門手藝。”“小妹妹,等你長大了再來學嘛。”牟靜平摸了摸女孩的頭說。他告訴記者,現在梁平竹簾的從業者在逐漸減少,“來工作的一般很少有美術功底,而又有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不適合學這個。”牟靜平說,他與哥哥真心希望將這項民間工藝更好地傳承下去。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民間文化應多進社區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這次受商報邀請來社區為居民展示竹簾,我也感到非常榮幸。”牟靜平說,他希望通過一系列的社區活動,讓更多人能了解這些傳統民間文化,欣賞這些美好的物品,并將它傳揚出去。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昨日,土灣街道宣傳委員萬梅說,街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社區組織“大講堂”活動,但民間藝術還是第一位。“商報組織的民間工藝進社區,有助于豐富居民的知識,如果有機會,我們還希望讓更多這樣的民間文化走進社區。”萬梅表示,街道將盡可能多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民間文化宣傳活動。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怪柳垂柳式造型 下一篇:木槿夏季嫩枝扦插育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