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的栽植密度和配置方式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9 11:10 |
597苗木網2012年2月25日最新資訊:栽植密度對銀杏產量影響很大。合理密植才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光能資源。栽植密度通常是依據樹種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經營目的、地形地勢、土壤肥沃程度、管理水平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銀杏為喜光樹種,高大喬木,壽命長,一般以稀植為宜,每公頃100一250株,450一1200株,1200一1500株。但是稀植不利于早期豐產,延緩投資回收期,經濟效益不高。密植園雖然單株產hl不高,但成片栽植園,能獲得早期豐產和連年豐產,總產量高。低干矮冠密植便于管理,也便于機械操作。密度的大小是決定枝葉址的首要條件,為了便于樹體生長發育,改善密植園內通風透光條件,可適當增加行距,縮小株距,各地實踐證明,初植密度為100cm x 200cm,樹冠封行前抽行抽株移植,經營密度為200cm x 400cm,每畝84株,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早期可以通過間作農作物來增加經濟效益。對于矮密豐產園,也有每畝栽植220株,110株和55株,對于前兩種密植園可分別在栽后第6年和第12年隔行移栽,第3種密度,可于栽植后20年隔行移栽或不移栽。種材兼用銀杏園,每畝栽植密度44一55株,株行距3m x 4m或3mx5m,進人盛果期每畝可保留20株左右。種實與糧油間作的銀杏園,每畝只保留5一6株,樹下間種糧油作物或其他經濟作物。環境條件也是確定密度的依據。同一品種,同一栽培方式,在水肥充足、土層深厚的情況下,樹體高大,一般宜稀植,在水肥條件差的丘陵山地或河灘沙地,樹木生長慢,樹冠小,宜密植。所以,立地條件好的地方要稀植,反之則宜密植。機械化程度高的園地,為了便于機械操作,要適當加大行距。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配置方式也就是樹與樹之間的布局格式。在確定了合理栽植密度后,栽植方式可根據立地條件,經營措施和經營目的來決定,生產中常用的方式有:長方形、正方形及三角形三種方式。長方形行距大,株距小,便于間種及方便管理;三角形配置空間利用率高,便于樹冠發育;正方形配置,株行距相等,密度較大,初期樹冠發育好,但郁閉快,通風透光條件差,不利于間種其他作物。 苗木求購信息 |
上一篇:銀杏樹嫁接苗培育技術介紹 下一篇:銀杏樹播種苗培育技術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