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苗木豐產樹體結構要素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9 00:21 |
果樹苗木豐產樹體結構要素 果樹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養豐產的樹體結構。樹體結構是否合理,關系到單位面積上空間、光能、地面的利用,產量高低,質量優劣以及結果的早晚,骨架的牢固程度 和管理的難易。樹形不同,單株和群體的結構也就不一樣。在整形修剪過程中,無論采用何種樹形,都 必須培養一個合理的樹體結構。在正常情況下,樹體越小,結構越簡單,整形和修剪也就越 容易。什么是豐產樹體結構呢?主要是樹干和樹冠高度、樹冠形狀、骨干枝的數量和級次、開張角度、葉幕厚度、樹體負載量等,這諸多方面,都必須相互協調,才能保證連年均衡的質量、 產量和效益。樹體結構應根據喬站、矮砧、立地條件、栽植密度和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合理的樹體結構’既要有利于豐產、穩產,又要便于田間作業。豐產樹體結構,應具備如下要素:(1)低干矮冠(矮化)豐產的樹體結構,所以要強調低干矮冠,是因為結構合理。骨干牢固的樹形,是豐產的基礎,而干高、冠髙和冠形,又是構成牢固骨架的基本因素,它們既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由 冠髙、冠形所構成的樹冠體積的大小,對干周的增粗,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而干周的粗細,又是結果能力大小的標志。所以,在培養豐產樹體結構的過程中,先要控制冠高,然后再逐漸 培養成體積較大、長勢也比較穩定的扁圓樹冠。①主干低主干是地面至第一層主枝之間的樹干部分。其高度對樹體結構影響較大。主干高,根與樹冠之間距離大,樹冠形成晚,體積小。主干低,相對地縮短了樹冠與根部的距離,加速養分運轉、交換,減少營養消耗;樹體生長健壯,樹冠擴展快,成形早,結果早;便于樹冠管理,有 利防風、積雪、保溫、保濕。但主干不宜過低,過低不利于耕作和機械化,冠下郁閉,下層主枝易觸及地面,降低果實品質。定干高度一般在40 ~60 <^之間,蘋果一般樹冠扁圓,干高一般為50<^左右。應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干高:樹直立形的應矮干;開張且枝較軟的宜高 干;而灌木、半灌木的果樹應矮干;喬木,栽植距離大宜髙干;大陸性氣候、風大地區樹木宜矮干;海洋性氣候、氣候較溫和,樹木干可高些;光照好的地區樹木宜矮干,光照差的地區樹木 宜髙干,以增加通風透光;機械耕作的果園樹木宜高干;山地和丘陵薄地樹木可適當偏矮;河海沙灘地及土層深厚的平地樹木可適當偏髙。②樹冠矮小樹冠是果樹的主體部分。樹冠的體積、樹高、冠徑和間隔,樹冠形狀,樹冠結構和葉幕配置等,對充分合理利用空間和光能、生長結果和果實品質以及勞動效率等,都有重要影響。 適當矮冠,便于管理,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主要是便于噴藥、修剪、授粉、采收等管理操作;光能利用率髙,有效葉面積大,有效生產容積和結果空間大;便于密植管理,減少風害日灼,保 溫保水。樹冠高度控制在2~4^,冠徑在2.5~4叫③低干矮冠樹形能獲得優質豐產的原因a.光照條件好,光合效率高據測定,嫁接在矮砧上的小冠形元帥系品種,受光量達30%以上的葉面積,占單株總葉 面積的809&以上;嫁接在喬砧上的大冠形元帥系品種,受光量達30<^以上的葉面積為 77% ;而矮砧和喬砧的凈光合強度,相差23、~469&。根據山東省煙臺果樹研究所的試驗,樹冠的光照情況,與紅富士蘋果著色和品質的關系極為密切。當樹冠外圍相對光照強度在95.319&時,果實著色度在60%以上的占90.84% , 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高達17.0% ;而樹冠中部相對光照強度在69. 08%時,果實著色度在果樹生產技術6095>以上的只有39.949& ,可溶性固形物僅為14.6<^;當樹冠內部相對光照強度為17.54% 時,果實著色度在40<^以下的占89.459^,可溶性固形物只有12.3^,已失去紅富士蘋果應有的品質和風味。 營養積累高,而且多用于開花結果試驗結果表明,喬砧大冠蘋果樹,其光合產物用于開花結果的部分,只占40%左右;而 樹冠較小的矮砧蘋果樹,用于開花結果的部分,高達8095;以上。這對增加蘋果產量,無疑有明顯效果。 樹勢健壯,發育充分,果實負載量大低干矮冠樹形,由于樹勢健壯穩定,因此,骨架部分可得到充分發育,為早果、豐產和優質、穩產,提供了物質基礎。 有效結果面積大,產量高據調查,低干矮冠樹形,其樹冠在一定的大小范圍內時,樹冠中的有效結果面積,是隨樹 冠增大而增加的。當樹冠超過一定大小時,有效結果面積反而縮小,產量也相應下降。那么,此種樹冠的體積以多大為適宜呢?調查結果表明,山地蘋果園的樹冠,以20~25 m3時 產量為最高。尚未達到或已經超過這一范圍的樹冠,都需通過修剪加以調整,并使其經常保 持在這一范圍之內,以保證穩定豐產。(2)少主多側、骨架牢固0少主枝、多側枝、角度開張大枝是骨架,結果靠小枝?臻g決定了大枝少、小枝多才能豐產。對于干性弱、層性不明顯的果樹,其中心干消失快,樹冠不用分層,一般主枝3 ~4個,側枝6~8個,通常為3個主枝,6個側枝;而對于干性強、層性明顯的果樹,其直立向上中心干強壯,多用分層形,主枝 2~3層,5~7個,側枝8~13個。全樹主枝數量的多少,因樹形而不同,主干疏層形5~7個,自然開心形3~4個,側枝 15~20個。骨干枝的級次(中心干為一級、主枝為二級、側枝為三級),一般以三級為宜。骨 干枝的角度開張,樹冠不抱合。第一層主枝的基角,一般為50~60度,腰角65度,梢角 40 ~45度。基部第一和第二側枝的開張角度宜大于主枝,向主枝的背斜方.向延伸生長,其角度為70~80度。豐產的樹體結構,之所以強調主枝要少,側枝要多,角度要開張,是因為在樹體中,主、側枝數量的多少,級次的髙低,角度開張的大小,對樹冠內部的光照狀況,葉片的光合效能,以 及樹體內部營養物質的積累、分配和運轉,以及內源激素的含量、分布等,都有明顯的影響。因而在果實的產量和質量方面,也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所以,在整形修剪過程中,應根據果 園立地條件、站木、樹形等實際情況,對主、側枝的數量和主枝的開張角度,進行適當地調節。②骨架牢固輪生主枝不牢固,易折裂;主枝開張角過小,易劈裂,過大易下垂。骨干枝數要根據樹種本身的成枝力及所選擇的樹形來留取’枝的角度還要因枝條強弱來增減’要及時調整。上面 各層主枝開張角度應逐層減少。 ,③骨干枝彎曲延伸中心干要克服上強下弱,生長過高;主枝基部促分枝,枝組不易衰弱。骨干枝彎曲延伸 苗木網,999miaomu.com 有利于抑制生長勢,達到控前促后,促進開花結果的目的。 枝叉滿冠、通風透光要好①枝叉滿冠充分利用空間,多利用輔養枝、臨時枝,多留中、小枝,全面安排大、中、小型枝組,使樹冠內外、上下、四周都豐滿,以增葉面積,加速骨干枝增粗早結果。②通風受光要好冠面波狀,大小球形體多,受光面大,光線又能從層間、窗洞射人樹冠內外各部,結果空間大。 枝組配備合理結果枝組是結果的小枝組成的枝叢。按枝叢的大小、分叉枝的多少,相對地分為大、中、小三種類型的枝組。良好的結果枝組,應結果能力強,健壯牢固,營養枝與結果枝比例適當, 能較久地保持一定的結果數量。各類結果枝組在樹體內部的安排,就其生長方向而言,主枝上以斜上枝組為主,兩側為輔,側枝上以兩側為主,斜上枝組為輔,可適當配備背上背下枝組。結果枝組的分布,一般下 層的結果枝組密度較大,占全樹總結果枝數量的709^左右,以中型為主,大型和小型為輔。上層結果枝組的密度較小,一般占全樹總結果枝組數量的30^左右,以小型為主,大、中型 為輔。形成二種上疏下密的布局。在一個主側枝上,冠中內部可適當多留些大型結果枝組,輔以中小型;中部以中型結果枝組為主,輔以大型和小型;而在外部多為小型,輔以中型。①結果枝組配備原則結果枝組配備原則為:多而不密、枝枝見光、內外通風、立體結果。一般來說結果枝組均以配備中型枝組為主(1 ~2個),小型最多,其形成易,衰老亦易,在配置時可靈活安排。 大型枝組都分布于樹冠中后部,內膛下層大型要多。背上枝組生長易旺,轉化結果亦遲,易 遮光,背下枝組易弱,易衰老。所以枝組配備以配置兩側為主,用側生、斜上、斜下等不同角 度使之交錯。從全樹來說,樹冠內膛、下層可配置大型枝組,占領內部空隙。中心干中上部可有中小型枝組。輔養枝在后期留用的則多半可改為大型枝組。其他則以中小型枝組為 主。幼年樹是以小型枝組為主,培養樹形過程中,根據枝的生長勢與位置培養大、中型枝組。密植的圓柱形沒有主枝以大型枝組為主。老年樹,背上枝組易形成,要充分利用背上枝形成 枝組,分向各個方向,以保證產量?傊勾、中、小枝組相互交錯,大小、高低、內外交錯, 既占領結果空間,又通風透光。②分布主枝上枝組分布呈“菱形狀”,即從主枝基部至上部分別配置中、大、小型枝組。@配置要求(對全樹而言) 樹冠上下層:“上稀小、下密大”,使樹冠下部及內膛光照充足。 主側枝前后:“前小中,中后大”,正確促控,使骨干枝前后部生長勢均衡。 主側四方:“背上小、背下大,兩側中”,達到果樹年年穩產髙產的目的。枝組在樹冠內的合理配置,對抑制競爭、充分利用空間和光熱資源,是很重要的。由于主、側枝的延伸狀況是外髙內低、內粗外細,所以,樹冠內部以配置大型結果枝組為主。由內 而外,枝組逐漸變;由下而上,枝組的配置由大而多,逐漸變為小而稀。即樹冠下部的枝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r、,樂尤好'^^組,以大型為主,數量也可適當多些;樹冠上部的枝組,應以中、小型為主,數量也應適當少些,以便充分利用營養、空間和光熱資源。在骨干枝兩側配置結果枝組時,同樣也是內大外小。外圍枝量多時,應適當疏剪或回縮;內部枝組少時,可先多留枝,多緩放,復壯之后,再對枝組適當回縮,促生分枝,保持內膛 有充足的結果枝或結果枝組。從枝組的著生位置分,主要有:背上直立枝組、背上斜生枝組、兩側枝組和背下枝組4 種類型。其中,兩側著生的枝組,又可分為上側生枝組、下側生枝組和平側生枝組3種類型。枝組的著生位置不同,生長量和生長勢以及對修剪的反應都有明顯差異。一般的反應是:背上直立枝組生長勢強,生長量大;背上斜生枝組次之;兩側枝組中庸;背下枝組長勢偏弱,但結果早,衰老也快。背上直立枝組容易旺長,很易出現上強下弱現象,因此,背上枝組應以斜生為主,如需安 排背上枝組,也應穿插在斜生枝組之間,而且要通過修剪,抑制其頂端優勢,并使各類枝組之間,都有較大的生長空間,且保持相對平衡,以及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以保證穩定豐產。著生在主、側枝上的枝組,應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分枝角度。主、側枝兩邊的枝組,其垂直角度,多為90。左右,即水平生長;背上斜生枝組的垂直角度可為45。左右;背下枝組的垂 直角度以90。左右為宜,力求層性明顯。全樹的結果枝組,如果都能有統一的延伸方向和角度,枝組雖多,也可以排列得很整齊,枝條再多,也可以分布得很均勻。著生于中干上的枝組,開張角度要大,結果后及時回縮,以 免影響一層主枝背上枝組的光照。 |
上一篇:風對花卉生長的影響 下一篇:果樹苗木的光照層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