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中國苗木網苗木供應信息:聯系時請說明是在(999苗木網)上看到的苗木信息
難生根樹種怎樣扦插成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22:31 |
植物扦插得以生根,是由于植物的組織和器官是有再生能力。不過各種植物的再生能力強弱不同,如葡萄、無花果、扶桑、月季等枝條桿插很容易生根成活;而梅花、桃花、櫻花等枝條扦插較難生根成活;而果樹中核桃、柿樹等枝條扦插幾乎沒有成活的可能。梅花、山茶在同一種類中,有的品種易于生根,有的品種又不易生根。此外,生根的難易還與扦插的時期、母株的年齡以及從母株上采取插條的部位、外部環境條件等都有關系。 一般扦插難以生根成活的樹種,大都采用播種法和嫁接法進行繁殖。但播種的實生苗開花結果期較晚,而且還常發生品種變異,或“返祖”現象。為了避免品種變異和反祖現象發生,所以一般果樹常用嫁接法繁殖。但嫁接要求技術較高,而且繁殖系數小。而扦插的植株成活后結果期早,而且繁殖系數大,但有些樹種用扦插法繁殖,很難生根成活。 多年來,經過國內外科學工作者深入研究,對一些難以扦插生根成活的樹種已取得了一些新經驗,除用生長素和某些藥物處理外,以下三種方法對促成生根也已行之有效。下面分別介紹,供廣大園林工作者和果樹栽培者參考。 (一)環狀剝皮法 植物的莖內輸導組織是通過木質部導管將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份和礦物質元素向上運輸到葉片,以供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養分,這些有機養份再通過韌皮部篩管運輸到植物體各部組織和器官中供植物生長發育的需要。如果在枝條的基部采取環狀剝皮,割斷韌皮部的篩管,則有機養分不能再往下運輸而積聚在環狀剝皮的上端,不久該處細胞分裂和生長加快,樹皮就形成膨大的節瘤。人們很早就知道利用這種辦法促進果樹多結果、結大果。近年來人們又利用這種生理作用對一些扦插難以生根的樹種將枝條基部環割1?1.5厘米的表皮,或用鐵絲環繞枝條扎緊,以阻止養份向下運輸,使上部枝條光合制作的養分集結在受傷處,到一定時間后在該處剪下用于扦插,可促進生根成活。 (二)黃化法(又稱軟化法) 經研究表明黃化的枝條內木質化遲緩,皮層及髓部增大,細胞膜較薄,碳水化合物增多,從而使抑制生根的物質單寧顯著減少,生長素的活性也有所加強,有點類似幼樹或草本植物的莖,因而有利于生根。人們利用這一生理現象,對難以生根的樹種進行枝條黃化處理。處理的方法如下: 1、母株為苗木者在春季萌動前,將枝條壓倒在地面,在其上作一木框,高度約為50?70厘米,上面蓋上黑塑料布防止陽光射人,下部留一通氣孔,這樣被覆蓋的枝條就會在黑暗中抽長新梢,當新梢長到6?7厘米時,將黑塑料布除去,將黃化后的新梢基部三厘米處用脫脂棉包裹,再用黑塑料包裹起來,上部黃化枝條用紗布覆蓋數日,避免日光盲射灼傷,造成嫩枝葉萎蔫,等上部枝條充分綠化后,即可用黃化的基部剪下扦插。 如果是大樹,可在剪取枝條之前,用黑塑料布作成長筒包裹枝條,被包裹的枝條在黑暗中開始萌發新梢,侯其伸長到6?7厘米時,可將塑料筒除去,同樣用脫脂棉、紗布處理,等上部枝葉充分綠化后剪下扦插。 2、另一種方法是對盆栽苗木將其傾斜放倒地面,如系灌木也可將一部分枝條壓在地面,在校條上蓋土2?3厘米。新梢在黑暗中萌發,當新梢生長到2?3厘米露出土面時,再覆土一次,待新梢長到約6厘米再伸出土面時,就可讓其在土面外生長。到秋季則在黃化部分長出許多根來。此法雖費時費力,有一定缺點,但對于難以扦插生根的樹種如核桃、柿等都可生根成活。 以上兩種經過黃化處理的枝條,如在扦插前再用生長素處理,其生根效果更好。第一種辦法中對老樹的黃化處理類似高空壓條法,第二種方法好像壓條法,但均與壓條法不同,壓條法一般均采用一、二年生老校,而黃化法則是利用黃化的嫩枝進行扦插的。 (三)培育新枝法 如果母樹年齡太老,枝條貯存的養分較少,存在的單寧較多,在其上采取枝條多不易生根。此時應先將老樹鋸斷,使之萌發新枝,用作插條才較容易生根。 國外采用以上方法,對蘋果、木槿、赤松、茶花、核桃、松、杉、梅、槭等許多難以生根的樹種扦插生根獲得成功。愿我國園林工作者可以一試,能使扦插法大量育苗取得新的成果。
|
上一篇:蟹爪蘭的秋冬管理 下一篇:綠化苗木移植的撫育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