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草褐斑病菌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5 10:50 |
拉丁學名: RhizoctoniasolaniKuhn 英文名稱: lawnbrownspeckledisease 分類地位: 半知菌亞門Deuteromycotina絲孢綱Hyphomycetes無孢目Agonomycetales絲核菌屬Rhizoctonia 寄主名稱: 草地早熟禾Poapratensis、雀稗Paspalumsp.、狼牙根Cynodondactylon、匍匐剪股穎Agrostispalstriss、紫羊茅Festucarubra、葦狀羊茅(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黑麥草(多年生黑麥草)Loliumperenne、結縷草Zoysiajaponica等。 危害癥狀: 草坪草褐斑病又稱大褐斑病或夏枯病,是一種重要的草坪草病害,該病害在世界范圍內的冷、暖季草坪草中都有發生。感病草坪上出現形狀不規則或略呈圓形(直徑可達1m)的褐色枯草斑塊,中央的病株較邊緣病株恢復得快,致使枯草斑呈環狀或蛙眼狀。病斑最初通常為紫綠色,后很快褪綠成淺褐色。空氣濕度很大(尤其是早晨)時,病斑會形成深灰色、紫色或黑色的邊界,寬度1-5cm的“煙圈”。“煙圈”由已枯萎和新近感病的葉片組成,葉片間分布大量菌絲。這是褐斑病鑒定過程中非常有用的特征,但隨著葉片的干燥,該特征會很快消失。 在修剪較低的草坪上感病草坪草呈水漬狀、顏色變暗,后期褪色成淺褐色。在修剪較高的草坪上,感病草坪草的褪色及萎陷常造成大塊褐色或黃色的病斑,與周圍的健康草坪相比,感病草坪常呈凹陷狀。 分類: 國內檢疫對象 傳播途徑: 該病可通過人為調運草皮、種子,進行遠距離傳播;也通過氣流、水流和土壤進行自然傳播。 |
上一篇:北方草坪病害綜合防治(上) 下一篇:白三葉草坪斜紋夜蛾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