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化學誘導在園藝的應用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6:02 |
在瑞士,凱爾古拉酸鈉已被用來作為裝飾植物的整枝劑和生長減速劑以及樹籬植物的發枝增效劑。除此之外,還發現它既可以減弱頂端優勢,又能促使側枝形成,并能增加觀嘗植物的花芽數目。此外,它也能使倒掛金鐘屬和秋海棠屬的株高降低,出芽數目增加;使杜鵑花屬的枝條增多(博松和席爾瓦1977)。若使菊花花期提前,使用VBIP293處理便可達到預期目的。實踐證明,它不僅可以蒙導開花,還能起化學除芽的作用,但卻不影響末端花芽發育成正常的花序。當用它處理未開花的植株時,其頂端的8?10節停止生長,因此促使了側芽的引發率異常增多,達到與人工修剪一樣好的效果。在城市中用來美化路旁的灌木,經常需要人工修剪,不僅手續煩瑣,也會導致供觀賞的灌木“籬笆”的品質惡化??主干落葉,葉片減少。但若在第一次修剪后,用MH處理,其整個生長過程不僅能保持更有特色的株形,而且葉子始終蔥綠,這樣做可以節省許多護理費用。 除此之外,在花卉生產中還有一類很有前途的化學藥劑一一誘變劑。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次乙亞胺(El)、甲基磺酸乙烷(EMS)、硫酸二乙酯(DEs)和秋水仙堿等。經它們處理的花卉,能誘發原始品種產生更多的變異,使突變率擴大,給育種家們有更多機會選育出喜愛的變種和品種。此種方法與傳統的育種方式比較,既節省人力和時間,又能在較短的期限內,獲得類型多、數量大的突變群體。因此,很受育種家們的重視。根據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的資料統計,世界上利用人工突變育成的觀賞植物新品種,到1981年已有238個(其中一部分是利用物理誘變源育成的)。 在這些花卉新品種中,以菊花、大麗花和秋海棠等較多。經誘變處理的花卉.多表現出植株矮化和葉色、葉形及葉斑等變異性狀。 |
上一篇:幾種病蟲害的防治 下一篇:桂花夏季扦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