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粘蟲防治辦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5 10:50 |
牧草粘蟲防治辦法--粘蟲是世界性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害蟲,我國各省市(區)均有危害發生。粘蟲的幼蟲食性很雜,尤其喜食禾本科植物,危害的牧草有黑麥草、蘇丹草、鴨茅、狗尾草以及麥類、玉米、水稻等作物。幼蟲咬食葉片,1-2齡幼蟲僅吃葉肉,形成小園孔,3齡后形成缺刻,4-6齡達暴食期。危害嚴重時將葉片吃光,使植株形成光稈。
成蟲: 體長17-20毫米,淡灰褐色翅展30-45毫米。前翅中央近前緣各有兩個淡黃色圓斑,外側圓斑較大,其下方有一小白點,白點兩側各有一小黑點。翅頂角后緣的1/3處有一條斜行黑褐紋,自前緣1/4處到后緣1/3處,有7~9個黑點呈弧形排列。后翅內方淡灰褐色,向外方漸帶棕色。 卵:饅頭形,直徑0.6毫米左右,淡黃白色,表面具不規則的網狀紋。 幼蟲: 幼蟲一般6齡,體長17-20毫米,老熟幼蟲38毫米左右,體色變化較大,一般為綠到黃褐色,體具黑白褐等色的縱線5條,頭部黃褐到棕褐色,氣門篩淡黃褐色,周圍黑色。 蛹: 尾端有一向外彎曲叉開的毛刺,刺的兩側各有兩對細小而彎曲的小刺。 粘蟲終年繁殖(南方各省)5-8代。第一代卵期6-15天,以后各代3-6天;幼蟲期14-28天,前蛹期1-3天,蛹期10-14天,成蟲產卵前期3-7天,完成一代需40-50天。 成蟲日息夜出,傍晚開始活動、取食、交配、產卵。每只雌蛾能產卵1000-2000粒。幼蟲共6齡,有假死性。白天潛在草叢中,晚上活動為害。老熟幼蟲常在草叢中、土塊下蛹化。 苗木網,999miaomu.com 防治方法: 1、誘殺成蛾: 按1:1:4:16取糖、酒、醋、水,調勻加1 份2.5%敵百蟲粉劑。誘劑放入盆內,每公頃2-3盆,盆高出牧草30-35厘米,誘劑液深3-3.5厘米。白天將盆蓋好,傍晚開蓋,每天早晨取出死蛾,5-7天換誘劑一次,連續16-20天。 2、誘蛾采卵: 從產卵初期開始,直到盛卵期末止,在田間插設小草把,每公頃150把,3-5天更換一次,把帶有卵塊的草把收集起來燒毀。 3、藥物防治: 應選用對人畜安全,藥物對牧草殘留時間短,無副作用的殺蟲劑為主,如40%新農寶乳油:800~1200倍, 25%康莊懸乳劑:500~800倍,30%馬·滅乳油:1000~1500倍,90%萬靈可濕粉:1500~2000倍,20%和邦水乳劑:1000~1200倍,90%敵百蟲1000~1500倍液常規噴霧等。用藥后停藥15-20天,牧草對畜禽健康無害。 4、燈光誘殺: 在草地起伏不大、遮擋物較少、通電的地方,可以采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每40~60畝安置一盞燈,傍晚時開啟,清晨關閉。 |
上一篇:車前草穗枯病的危害與防治 下一篇:草坪蟲害怎么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