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柳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5:38 |
白柳又稱杞柳、簸箕柳,是柳編工藝品的原材料,在臨沭縣已有500余年的栽培歷史。臨沭縣的柳編制品集實用觀賞于一身,成為當地重要的出口創匯項目。僅靠柳編加工一項,柳編能手每人年收入達5000元以上。臨沭縣也因此被譽為“全國白柳基地縣”。發展白柳產業前景廣闊,白柳栽培是一項值得推廣的致富項目。筆者在此將白柳的栽培技術加以介紹: 白柳根系發達,對土壤的適應范圍廣,最適宜的土壤是土層深厚的中壤土或輕壤土。白柳抗澇耐旱,喜歡水肥,性喜氮肥,適量的磷、鉀、硼等肥料有利于提高白柳的品質。一年栽培可多年收割,每年收獲2次,夏收(伏條)和秋收(秋條)。由于病蟲害及土壤等因素的影響,柳條的盛長期只有2~3年,3年后產量下降,故每3~4年要更換一次。主要繁殖方式是扦插。品種有大稀葉、青皮、榮柳、新二柳等近十種,其中以新二柳栽培面積最大。栽培技術: 1.整地施肥。春季土壤解凍后整地,深耕20~25厘米,結合整地施腐熟的有機肥1/15公頃(1畝)3000千克,磷酸二銨10~15千克,氯化鉀10~15千克,碳酸氫銨20~25千克,整平耙細,做成2米寬的平畦。 2.扦插。選用莖稈粗壯,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柳條,剪去根梢,截成長15~20厘米的插條。按行距25~30厘米,株距3厘米,每1/15公頃扦插75000~80000株。扦插柳條以露出地面2厘米左右為宜,插后及時灌水。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伏條的田間管理。(1)病蟲害防治。苗期是病蟲害及雜草的高發期,要及時消除田間雜草。主要蟲害有柳天蛾幼蟲、造橋蟲、毛麗金龜等,可用40%的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噴霧,或用25%的快殺靈乳油2000倍液噴霧。(2)肥水管理。當柳條長至50厘米左右時,結合澆水每1/15公頃施碳酸氫銨40~50千克;長至100~150厘米時,結合澆水每1/15公頃施尿素10~15千克。春季少雨時要經常澆水,充足的水源是獲得高產的關鍵。(3)整枝。柳條在整個生長期內都易在頂部以下分生枝杈,降低了柳條的使用價值,必須打掉,只保留中間或最高的一個生長點。及時防治病蟲害,是減少柳條發杈的重要措施。 4.伏條收割。夏季收獲伏條是柳條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柳條質量的好壞除了與品種有關,還與收割時期有關,收割早了影響白柳的產量和韌性,收割晚了則脫不掉皮。還要求收割時涼爽,晾曬時晴天高溫。一般是在晴天的早晨或傍晚收割,上午脫皮,烈日下晾曬,當天晾干,只有這樣白柳才色澤潔白光亮,否則白柳會粗糙、發灰,易生斑點,韌性降低。此外,伏條收割的早晚還會影響秋條的產量,一般在7月中旬開始收割,8月底收割完。 5.秋條的田間管理。⑴病蟲草害防治。伏條收割后要及時噴施除草劑,用50%乙草胺乳液1000~1500倍液噴灑,注意不能噴到柳茬上。在苗期也容易發生柳天蛾幼蟲、造橋蟲、毛麗金龜等的危害,可用25%的快殺靈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此外,還有柳銹病的發生,用20%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75克兌水50千克噴霧,可有效防治銹病的發生。⑵秋條苗期正值高溫多雨季節,干旱容易造成死苗,田間積水且在高溫氣候條件下根易腐爛。適宜的土壤含水量是保證苗齊、苗壯的關鍵,水份管理的標準是保持土壤濕潤且不能積水。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伏條收割后結合澆水,每1/15公頃施尿素15~20千克。再于9月上旬和10月上旬結合澆水追肥,每1/15公頃施尿素10~15千克。 6.秋條的收割。霜降以后收割,收割的柳條可馬上脫皮,也可埋于濕沙內慢慢脫皮。 7.多年生柳條的管理。春季土壤解凍后每1/15公頃施碳酸氫銨50~60千克,5月中旬和6月中旬再追2次肥,每1/15公頃施尿素15~20千克。其他管理與一年生柳條相同,3年后換茬。 |
上一篇:金蔓草栽培技術 下一篇:紫杉快速育苗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