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坪白絹病的危害與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5 10:50 |
分布與危害 白絹病(南方枯萎病或南方菌核腐爛) 白絹病主要發生在我國中南部多雨高溫地區。寄主范圍廣泛,多達500余種,主要危害翦股穎、羊茅、黑麥草、早熟禾等多種禾本科和闊葉草坪草,其中包括許多重要農作物,南方馬蹄金草坪受害非常嚴重。 癥狀 病株葉鞘和莖上出現不規則形或梭形病斑,莖基部產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葉鞘和莖桿間有時亦有白色菌絲體和菌核。病株瘦弱、早衰,嚴重時皮層撕裂,露出內部機械組織,褐變枯死。最終造成苗枯、根腐、莖基腐等癥狀。發病草坪開始出現圓形、半圓形,直徑可達20cm的黃色枯草斑。以后枯草斑邊緣病株呈紅褐色枯死,中部植株仍保持綠色,使枯草斑呈現明顯的紅褐色環帶。天氣高溫多濕時這種環帶迅速擴大,直徑可達1m以上。在枯草斑邊緣枯死植株上以及附近土表枯草層上生有白色絹狀菌絲體和白色至褐色菌核。菌核表面光滑,內部灰白色,堅硬易脫落。 病原 齊整小菌核SclerotiumrolfsiiSacc. 發生規律 菌核是主要初侵染菌源,在土壤和枯草層中越冬(夏),菌絲可在土壤和枯草層中生長蔓延。高溫(25—35℃)、高濕、土壤富含有機質等都有利于病菌生長。23℃以上菌核萌發。低溫(15℃以下)、土壤通氣性差、堿性土壤均不利于病菌生長。該病菌不耐低溫,輕霜即能殺死菌絲體,菌核經受短時間-20℃后死亡。 防治方法 (1)以精細管理為基礎,適時清除枯草層,提高土壤通氣性,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將土壤酸堿度提高到pH值8.0以上,加強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生活力。(2)可用桑田5號—土傳克星、桑田6號—桑田綠株、撲海因、殺毒礬等殺菌劑噴霧或灌根。 |
上一篇:草坪夏季斑枯病的危害與防治 下一篇:沿階草葉病蟲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