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中國苗木網苗木供應信息:聯(lián)系時請說明是在(999苗木網)上看到的苗木信息
杜鵑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28 13:06 |
常綠杜鵑和栽培品種中的毛鵑、東鵑、夏鵑,可以盆栽,也可以在蔽蔭條件下地栽。唯西鵑嬌嫩,全行盆栽。 1、場地:栽培西鵑需室內和室外兩種環(huán)境:室內是為冬季防寒用,最冷不低于2-3°C,室外是為了度過炎夏,江南地區(qū)從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養(yǎng)在戶外,要求有落葉樹的自然蔽蔭,或人工搭置蔭棚,創(chuàng)造一個半陰雨涼爽的生長環(huán)境。地面要有排水坡度,花盆擱在擱板上。 2、選盆:生產上都用通氣性能好的、價格低廉的瓦盆。大規(guī)模生產也可用硬塑料盆,美觀大方,運輸方便,國外和國內大型企業(yè)均用之。杜鵑根系淺,擴張緩慢,栽培要盡量用小盆,以免澆水失控,不利生長。 3、用土:常用黑山土,俗稱蘭花泥,也可用泥炭土、黃山土、腐葉土、松針土,經腐熟的鋸木屑等,PH5-PH6.5,通透排水,富含腐殖質,均可。 4、上盆:一般在春季出房時或秋季進房時進行,盆底填粗粒土的排水層,上盆后放于陰處伏盆數(shù)日,再搬到適當位置。幼苗期換盆次數(shù)較多,每l-2年一次,10年后,可3-5年換一次,老棵只要不出問題,可多年不換。 5、澆水:要根據天氣情況,植株大小,盆土干濕,生長發(fā)育需要,靈活掌握。水質要不含堿性。如用自來水澆花,最好在缸中存放1-2日,水溫應與盆土溫度接近。11月后氣溫下降,需水量少,室內不加溫時3-5天不澆不成問題。2月下旬以后要適當增加澆水量,3-6月,開花抽梢,需水量大,晴天每日澆1次,不足時傍晚要補水,梅雨季節(jié),連日陰雨,要及時側盆倒水。7-8月高溫季節(jié),要隨干隨澆,午間和傍晚要在地面、葉面噴水,以降溫增濕,9-10月天氣仍熱,澆水不能怠慢。 6、施肥:西鵑要求薄肥勤施,常用肥料為草汁水、魚腥水、菜籽餅。草汁水用嫩草、菜葉漚制而成,可當水澆。魚腥水系魚雜等加水10倍,密封發(fā)酵半年以上,施用時要兌水,濃度以3%-5%為宜。此肥富含磷質,可使葉亮花艷,但次日應以清水沖洗一次。菜籽餅為綜合肥料,應漚制數(shù)月,沖水施用。大面積生產杜鵑盆花,可采用復合肥或緩施肥料,一年施l-2次即可。 7、遮陽:西鵑從5-11月都要遮陽,棚高2米,遮陰網的透光率為20-30%,兩側也要掛簾遮光。 8、修剪:幼苗在2-4年內,為了加速形成骨架,常摘去花蕾,并經常摘心,促使側枝萌發(fā),長成大棵后,主要是剪除病枝、弱校以及紊亂樹形的枝條,均以疏剪為主。 9、花期管理及花期控制:西鵑開花時放于室內,不受日曬雨淋,可延續(xù)1個月。若室內通風差,則不宜久放,一二周即應調換。杜鵑花花芽分化以后,移于20C環(huán)境約2周時間即可開花,但品種間差異很大。在國外,作為圣誕節(jié)開花的杜鵑自冷藏室(3C-4C)移出后,必須在11月上旬置于15C的溫室中,才能保證應節(jié)上市,故借助于溫度的調節(jié),盆栽杜鵑,四季可以開放。有些品種也可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促其花芽形成,普遍應用的是Bg和矮壯素,前者用0.15%溶液噴 2次,每周一次,或用0.25%濃度噴一次,后者用0.3%的濃度每周噴一次,共處理2次。用多效唑處理,效果更好,但殘留期有數(shù)年,會造成株型矮化,使用時要注意用量和次數(shù)。大約在噴布后2個月,花芽即充分發(fā)育,此時將植株冷藏,促進花芽成熟。杜鵑在促成栽培以前至少需要4周10°C或稍低的溫度冷藏,冷藏期間,植株保持濕潤,不能過分澆水,每天保持12小時光照。(來源:中國農業(yè)技術網)
|
上一篇:櫻桃蘿卜的栽培管理技術 下一篇:金柑的栽培技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