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基質旱育苗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2:46 |
新基質環保型水稻旱育秧技術用廢棄的稻殼經過加工處理取代水稻客土旱育秧,避免了挖掘旱田土、園田土和山地腐殖土,省去大量的運土、篩土工作量,不破壞耕層土壤及山地植被。同時避免了土傳病害的發生,實現稻殼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其主要技術要點是: 1 播種前準備 要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排水良好,水源方便能建造大中棚的地方做新基質育秧田。 人工手播秧和機械播秧秧田和本田比例均以1∶100計算播種量。 大棚高2.2m,寬6~7m,棚間距離1.5m,中間挖排水溝。中棚高1.5m,寬5~6m。棚與棚之間挖排水溝。床邊緣修筑高出床面5cm高畦埂。每平方米育苗面積準備新基質育苗營養劑0.5kg,每畝準備40~50mm孔徑篩片粉碎的稻殼26.7~30kg。以粉碎稻殼加水堆積存放半年較好。 2 稻殼處理及鋪放 粉碎加水堆積存放半年的稻殼播種前2天放在水里浸泡,保證充足吸收水分,播種頭一天晚上將浸泡好的稻殼撈出控水,控水后均勻混拌。將擺好的秧盤鋪放基質,厚度2cm,上部要平,用板壓實或用笤帚拍實;播種前再澆一次透水。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 種子及處理 據當地積溫等生態條件,選擇熟期適宜的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純度不低于98%,發芽率不低于97%,含水量不高于15%。浸種前選晴天曬種1~2天,每天翻動3~4次。把選好的種子用25%施保克(使百克)10g,加水50kg,在15~16℃的水中浸種5~7天,每天人工攪拌2次。將浸泡好的種子在30~32℃條件下破胸,當種子有80%左右破胸時,將溫度降到25℃催芽,要經常翻動。當芽長1~2mm時,降溫到15~20℃晾芽。 4 播種及覆蓋 播種可比常規育苗提早5~7天。盤式育苗機插每盤播芽種100~125g。將均勻的種子用笤帚拍實。浸濕的稻殼撒于種子上面,覆蓋種子的稻殼要松而不成團,干而不冒煙,厚度0.3~0.5cm。蓋完種后用噴霧器澆透水。將所有稻殼澆透,露種地方補蓋好,后澆水覆蓋地膜。地膜要用土等將周圍壓嚴,防止水分蒸發,保證出苗前水分。 5 苗床管理 5.1 溫度管理 播種至出苗前密封保溫,出苗前至一葉一心期,注意開始通風煉苗。棚內溫度不超過28℃。秧苗1.5~2.5葉期,逐步增加通風量,棚溫控制在20~25℃,嚴防高溫燒苗和秧苗徒長。秧苗2.5~3.0葉期,做到晝揭夜蓋,棚溫控制到20℃。遇到低溫凍害時,要增加覆蓋物,及時保溫。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5.2 水分管理 播種后出苗前每2天檢查1次,有落干現象用噴霧器補水。確保出齊苗的水分需要。秧苗出齊見綠及時揭地膜,出苗前至1.5葉期每2天補澆1次水。1.5葉期初生根伸長后可3~5天澆水1次。 5.3 苗床追肥 秧苗在2.5葉期如發現缺肥,每平方米用硫銨25g或尿素10g稀釋100倍液葉面噴施,噴后用清水噴灑洗苗。 5.4 預防潛葉蠅 播前2~3天,噴施大功臣10g對水10kg,噴100平方米的苗床,帶藥下田。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懸崖菊培育技術 下一篇:油菜“免深耕”直播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