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的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2:44 |
一、輪作倒茬 谷子不宜重茬,連作一是病害嚴重,二是雜草多,三是大量消耗土壤中同一營養要素,造成歇地”,致使土壤養分失調。因此,必須進行合理輪作倒茬。谷子較為適宜的前茬依次是:豆茬、馬鈴薯、甘薯、麥茬、玉米茬等。 二、精細整地 秋季深耕可以熟化土壤,改良土壤結構,增強保水能力;加深耕層,利于谷子根系下扎,使植株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秋深耕一般20cm以上,結合秋耕深最好一次施入基肥。我國谷子產區多為旱地種植。因此,春季整地要作好耙耱、淺犁、鎮壓保墑工作,才能保證谷子發芽出苗所需的水分。 三、施肥 基肥在播種前結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一般以農家肥為主,高產田以7.5—11.2萬kg/hm2為宜,中產田2.2—6.0萬kg/hm2。如將磷肥與農家肥混合漚制作基肥效果最好。谷田基肥以秋施或早春施入較好。 種肥在谷子生產中已作為一項重要的增產措施而廣泛使用。氮肥做種肥,一般可增產10%左右,但用量不宜過多。以硫酸銨做種肥時,用量以37.5 kg/hm2為宜,尿素以11.3—15 kg/hm2為宜。此外,農家肥和磷肥做種肥也有增產效果。 追肥增產作用最大的時期是抽穗前15—20天的孕穗階段,一般以純氮75 kg/hm2左右為宜。氮肥較多時,分別在拔節始期追施座胎肥”,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在谷子生育后期,葉面噴施磷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也可以促進開花結實和籽粒灌漿。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四、播種 1、選用良種與種子處理 近年來各地培養了一批優質高產新品種,其中大面積推廣的有赤谷6號、晉谷22號、龍谷29號、鐵谷7號、公谷63號、粘谷1號等品種。 谷子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種子處理有曬種、浸種、藥劑拌種和種子包衣等。藥劑拌種可以防治黑穗病,地下害蟲等。 2、播種期與播種方式 適期播種是保證谷子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國谷子產區自然條件和耕作制度差別很大,加上品種類型繁多,因而播期差別較大。春谷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立夏前后)播種為宜。夏谷主要是冬小麥收獲后播種,應力爭早播。秋谷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一般在立秋前后下種,育苗移栽的秋谷應在前茬收獲的20—30天前播種,以便適期移栽。此外,北方少數地區還有晚秋種谷的,即所謂冬谷”或悶谷”。播種時間一般在冬前氣溫降到2℃時較好。 谷子播種方式有耬播、溝播、壟作,耬播是谷子主要播種方式,全國大多數谷子產區采用耬播;溝播在旱坡地上采用的較多,有的地方叫壟溝種植,或叫水平溝種植,優點是保肥、保水、保土;壟作主要在東北地區,谷子種在壟上,這種方式有利于通風透光。 3、播量與密度 春谷播量一般為7.5 kg/hm2左右,夏谷播量9kg/hm2。播種深度3—5cm。一般旱地每公頃留苗30.0—52.5萬株,水地留苗45—90萬株。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五、田間管理 1.保全苗 谷子籽粒較小,種子所含能量物質較少,加之北方干旱等原因,容易造成谷田缺苗斷壟,因此要加強田間管理。一般在出苗后2—3片葉時進行查苗補種,5—6片葉時進行間定苗。 2.蹲苗促壯 在水肥條件好幼苗生長旺的田塊,應及時進行蹲苗。蹲苗的方法主要在2—3葉時鎮壓及控制肥水、深中耕等。 3.中耕除草 谷子的中耕管理大多在幼苗期、拔節期和孕穗期進行,一般2—3次。第一次中耕結合間定苗進行,中耕掌握淺鋤、細碎土塊、清除雜草的技術。進行第二次中耕在拔節期進行,有灌溉條件的地方應結合追肥灌水進行,中耕要深,同時進行培土。第三次中耕在封行前進行,中耕深度一般以4—5cm為宜,中耕除松土除草外,同時進行高培土,以促進根系發育,防止倒伏。 六、收獲貯藏 谷子適宜收獲期一般在臘熟末期或完熟期最好。收獲過早,籽粒不飽滿,谷粒含水量高,出谷率低,產量和品質下降;收獲過遲,纖維素分解,莖稈干枯,穗碼干脆,落粒嚴重。如遇雨則生芽、使品質下降。谷子脫粒后應及時晾曬,一般籽粒含水量在13%以下可入庫貯存。 (記者 不詳)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如何防治瓜葉菊病毒病? 下一篇:大花蕙蘭澆水技術(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