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的花后管理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2:26 |
一、及時夏季修剪 主要有抹芽和摘心。抹芽、摘心和疏枝。對于幼樹和旺樹尤其重要。 抹芽 一般是在萌發至生長到5厘米之前進行,抹掉樹冠內膛的徒長芽和剪口下的競爭芽。 摘心 摘心是把正在生長的枝條頂端的幼嫩部分去除。在新梢生長前期,摘心能促使早發副梢,增加分枝級次,形成較多的結果枝,從而有利于幼樹成形和提早結果。摘心時間應在5月中旬至7月初(石家莊時間,下同)進行,摘心過晚,形成的花芽質量差。一般新梢長到40厘米左右進行摘心。 疏枝 主要是疏除背上競爭枝和旺枝。 二、肥水管理 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生長中后期以磷鉀肥為主。鉀肥應以硫酸鉀為主。硬核期肥在5月下旬~6月上旬施入,極早熟品種硬核期時間短,可不施。氮、磷、鉀肥配合施,以磷、鉀肥為主。催果肥是在成熟前20~30天,以鉀肥為主,配合少量氮肥。在秋冬季施有機肥較多的果園,可以少追肥。為提高品質,提倡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尤其是速效氮肥。每次施肥后必須進行灌水。 桃樹對水分較敏感,既不能缺水,又不能水分太多。花后至硬核期此時枝條、果實均生長迅速,需水量較多。但硬核期對水分也很敏感,水分過多則新梢生長過旺,與幼果爭奪養分,會引起落果。所以灌水量應適中,不宜太多。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一般在果實采前20~30天進入果實膨大期,此時的水分供應充足與否對產量影響很大。此時早熟品種在北方還未進入雨季,需進行灌水。中早熟品種以后(6月下旬)已進入雨季,灌水與否以及灌水量視降雨情況而定。此時灌水也要適量,灌水過多,有時會造成裂果、裂核和品質下降。 三、控制負載量 主要是通過疏果進行。為提高果實的外觀和內在品質,一般每畝控制在2500千克左右。疏果要先疏去雙果、小果和果形不正的果。留果時,果枝所處的部位不同,留果量也不一樣,樹體上部的結果枝要適當多留果,下部的結果枝要少留果,以果控制旺長,達到均衡樹勢的目的。樹勢強的樹多留果,樹勢弱少留果。另外,定果時還要考慮果實大小。 一般長果枝留果2~4個(大中型果留2個,小型果留3~4個),中果枝留1~3個(大中型果留1~2個,小型果留2~3個),短果枝留1個或不留(大中型果每2~3個果枝留1個果,小型果每1~2個枝留1個果)。如果是長梢修剪,應在長果枝的中上部留果,基部不留果。弱果枝、花束狀果枝和預備枝一般不留果。也可根據果間距進行留果,果間距為15~20厘米,依果實大小而定。 四、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可提高果品質量,減輕病蟲為害及果實農藥殘留、防止裂果、減輕和防止自然災害等。有裂果的品種和晚熟品種必須套袋。易裂果品種如中華壽桃、21世紀、燕紅及一些易裂果的油桃品種如華光、瑞光3號等。晚熟品種如晚蜜。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套袋在疏果定果后進行,時間應掌握在主要蛀果害蟲入果之前。套袋前噴1次殺蟲殺菌劑。 五、病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有蚜蟲、桃蚜、山楂紅蜘蛛、桃蛀螟、梨小食心蟲、茶翅蝽和紅頸天牛。蟲害防治最主要的是時間,最佳防治時間因年份和地域不同。病害發生較多地區,可在5月份以后結合治蟲或每15~20天噴施殺菌劑,如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等。一般掌握噴藥及時細致、周到,不漏樹,不漏枝。 落花后正是蚜蟲發生期,噴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對桃瘤蚜和桃粉蚜一旦發現應及時剪掉。 5月上旬前后正是桑白蚧出殼孵化、桃蛀螟產卵、梨小食心蟲產卵孵化,茶翅蝽發生為害的時期,可噴施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殺脲靈乳油8000~10000倍液,如桑白蚧發生嚴重,可噴99.1%的加德士敵殺死乳油200~300倍液。桑白蚧必須在幼蟲出殼,但尚未分泌蠟粉之前的一周內才有效,一般是在4月底5月初(洋槐開花時)。梨小食心蟲可以用專用性誘劑進行預報,根據其蛾量突然增加后的第4~5天噴藥。茶翅蝽越冬成蟲出蟄后,根據其首先集中為害果園外圍樹木及邊行的特點,于成蟲產卵前早晚震樹捕殺,或有選擇地噴藥防治成蟲。結合其他管理措施,隨時摘除卵塊及捕殺初孵若蟲。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山楂紅蜘蛛應在發生初期(5月底6月初)噴1%阿維菌素乳油(齊螨素)5000倍液。 4月底后,紅頸天牛幼蟲開始為害,應及時采用挖、熏的方法殺滅正在樹干為害的幼蟲。 進行化學防治時避免使用劇毒農藥,注意保護好天敵昆蟲。(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秤錘樹的栽培技巧 下一篇:營養液的配置,自制植物營養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