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調節西洋杜鵑花的花期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2:06 |
1、營養生長 杜鵑的營養生長主要是在長日照下進行的,每天保證16至18小時長日照光周期。長日照可以采用白熾燈光,夜間4個多小時光照打斷來實現。夜溫18攝氏度至22攝氏度和6攝氏度以上的晝溫,也能促進其營養生長。 2、花芽形成 杜鵑花芽形成和發育是在短日照條件下進行的。自然短日照條件或用人工黑布遮光,形成8小時短日照條件都可促進杜鵑花芽形成。短日照條件下,較高的夜溫(18攝氏度至22攝氏度)促進花芽的大量形成,而且花芽形成快速和集中整齊。一般從最后一次摘心到開始進行短日照處理,必須間隔6至8周。進行短日照處理12至16周,即可形成處于休眠狀態的花芽。有些品種,在短日照條件下,配合施用生長延緩劑,也能促進花芽形成和發育。 3、花芽休眠解除技術 杜鵑花芽當發育到一定階段,就進入休眠狀態。對生產者來說是必須克服的一道障礙。解除休眠的途徑主要是低溫和赤霉素處理等。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低溫處理:具體做法是,在2攝氏度至4攝氏度黑暗條件下處理4至6周即可。 赤霉素處理:其噴布次數和濃度要根據具體栽培品種而定。使用時,先作小面積試驗,然后再大面積應用。GA處理時,植株休眠花芽必須處于適合的成熟度和發育階段。先進行3周低溫處理,再3周噴赤霉素處理相結合的方法,效果也很好。 其它方法:不用以上低溫處理,通過4至6周長日照處理,也能使植株開花。但處理前,必須先進行1至2周的低溫處理。杜鵑植株進行了4周低溫處理,再用30攝氏度至38攝氏度高溫處理12至40小時能加快花芽發育。但當冷處理不足時,高溫會導致花芽敗育。 |
上一篇:蜂群誘王換王有術 下一篇:冬季果樹哪些部位要防凍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