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1:56 |
羊肚菌是世界上最珍貴的食用菌,屬高級營養滋補品,含有多種人體需要的氨基酸,具有補腎、壯壯、補腦、提神的功能。對頭暈、失眠、腸胃炎癥、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有治療作用,還可防癌、抗癌、預防感冒。日前國家收購價一直穩定在每公斤400—500元。過去只靠野生,采集困難。現將其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栽培料配方 (1)農作物秸粉75%、麩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 (2)木屑75%、麩皮20%、磷肥1%、石膏1%和腐殖土3% (3)棉殼75%、麩皮20%、石膏1%、石灰1%和腐殖土3%。以上三種,任選一種均可。料水比例為1:1.3,拌好料后堆積發酵20天,含水量為60%。采用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或聚++烯塑料袋裝料,每袋500~600克,然后進行滅菌100℃8小時,滅菌后即可接菌種。采用兩頭接種法,封好袋口,置于22~25℃下培養30天左右,菌絲可滿袋,菌絲滿袋后5~6天,讓其充分長足,即可進行栽培。 二、室內脫袋栽培 菇房消毒后即可進行栽培,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上塊塑料薄膜,然后鋪3厘米厚的腐殖上,拍平后將脫去塑料袋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袋40個。排完菌棒后輕噴水一次即可覆土3~5厘米,覆土后表面再蓋2厘米厚的竹葉或闊葉落葉,保持土壤濕潤,一個月后可長出子實體,一般黃河以南地區3月10日至4月20之間出菇最佳,此時空氣濕度為85%~90%,羊肚菌出土后7~10就能生長成熟,一般顏色由深灰色變成淺灰色或褐黃色就可采收。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三、室外脫袋栽培 選光照為三分陽七分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米,深15~20厘米,長度不限,整好畦后噴或輕澆水1次,并用10%石灰水以殺滅畦內害蟲和雜菌。脫袋排菌棒方法與出菇管理方法與室內栽培相同,只是底層不可鋪塑料薄膜,要注意畦內溫度變化,防止陽光直射。 四、病蟲害防治 菌絲生長與子實體生長都會發生病蟲害,以預防為主,保持場地環境的清潔衛生。播種前進場地殺菌蟲處理;后期發生害蟲,在沒出子實體之前可噴除蟲菊酯10%石灰水,殺害蟲與雜菌。 五、加工 主要曬干或烘干,在進行干燥時注意不要弄破菌帽,保持其完整,分等裝在塑料袋內防潮保存,不易在柴火中煙薰,可用烤煙房烘干或在陽光下曬干,以免影響質量。30℃之間能正常出菇的要求。可合理安排栽培季節。 根據出菇季節的安排,南方栽培的制種季節應為:1月上旬擴制母種,1月下旬擴接原種,3月上旬生產栽培種,4月上旬生產栽培袋,5月上中旬至7月為出菇收獲期。也可采用多制備原種,用原種直擴栽培,菌種生產季節可延遲一個月。 (記者 不詳)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女貞四季價值用途 下一篇:新型肥料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