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地亞紅豆杉的病蟲害與防治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10:45 |
紅豆杉主要病蟲害種類 經過3 年的調查發現危害紅豆杉的主要病蟲害有12 種, 分別為立枯病、莖腐病、白絹病、疫霉病、炭疽病、煤煙病、葉螨、蚜蟲、東方食植行軍蟻、白蟻、介殼蟲、蟲癭等, 其中莖腐病、炭疽病、白絹病和蚜蟲危害最重。從表1 可知, 紅豆杉的病蟲害危害各個部位, 越城嶺基地的病蟲害種類數量( 9 種) 少于青獅潭基地的數量( 12 種) , 這與基地的海拔高度、環境條件有很大的關系, 海拔800 m 以上的高海拔區病蟲害的種類和數量相對較少, 危害程度也相對較輕。 3. 2 . 發生較嚴重的病蟲害種類與防治方法 3. 2. 1 . 莖腐病[ Macrop hominaphaseol ina( Tassi) G oid] 3. 2. 1. 1 . 癥狀. 扦插苗的莖腐病主要發生莖基部, 開始個別株致病而后擴展成整簇致病, 導致穗條葉片失綠、枯死和脫落。其病害的發生和流行主要取決于7- 8 月氣溫,若發病較早, 苗木抗熱能力弱, 其發病則重。定植苗的莖腐病主要在幼莖基部距離地面3~ 10 cm 的部位出現不明顯的褐色病斑, 擴散后圍繞幼莖一周, 并向上蔓延, 頂芽枯死, 葉片失綠枯黃、下垂, 但不易脫落, 最后全株干枯死亡。據調查和表3 和表4 可知, 莖腐病發病的情況: ( 1) 莖腐病在越城嶺和青獅潭已普遍發生。以全株發病為主, 部分枝條發病少。 苗木網,999miaomu.com ( 2) 莖腐病的發病程度與栽植密度和苗圃地的耕作方式有直接關系, 密度大發病率高, 密度小則發病率低。 ( 3)與坡向有關, 坡上輕于坡中坡下。 ( 4) 與種植年限有關系, 定植時間越久, 抗病力越強。 ( 5) 病株發根多數較差, 有窩根、團根現象。莖腐病防治措施. 于夏秋間降低苗床土壤表層溫度, 防止灼傷苗木莖基部, 以免造成傷口導致病菌侵人; 增施肥料, 采用五氯硝基苯粉劑+ 敵克松粉劑以5 g/ kg 混合兌水澆灌, 其防治效果最佳達89% , 其次為多菌靈+ 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以4 g/ kg 濃度混合兌水澆灌, 其防治效果達83% 。3. 2. 2 . 白絹病( Sclerotium r olf sii cur x i ) . 癥狀: 從6 月開始, 地面會出現圓形塊絲層, 早期為白色, 菌絲蔓延至苗木基部感染致病, 皮層腐爛, 苗木逐漸凋萎枯死, 常成塊成片致病枯死, 蔓延速度很快, 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將導致苗木全部致病枯死。該病菌核可在土壤中生存多年繼續危害, 菌絲能沿土表向鄰株蔓延, 特別是在潮濕天氣當病、健株距離相近時形成小塊病區。一般于6 月上旬開始發生病害, 7~8 月溫度升至30 ? 左右時為病害始盛期, 達35 ? 高溫時為病害高峰期, 9 月末病害基本停止, 隨后在病部菌絲層上形成菌核進入休眠階段。在越城嶺的定植苗沒有發現白絹病的危害, 扦插苗的受害率為12. 3% , 在青獅潭的定植苗和扦插苗都有危害, 受害率分別為11% 、35. 2% 。土壤濕度和性質對病害發生有直接影響, 濕度較大的土壤中苗木發病率高, 貧瘠土壤尤其是缺肥苗床苗木常嚴重發生; 土壤粘重板結的苗床發病率也高, 海拔高度對其發病率也有明顯影響。防治措施: 應加強管理, 筑高床, 疏溝排水, 及時松土、除草; 增施氨肥和有機肥料, 以促使苗木健壯生長和增強其抗病能力; 及時清理病株、落葉和感染基質。3. 2. 4 . 桃蚜[ My z us p er sicae ( Sul.zer) ] . 有翅蚜可以遷飛, 是多種病毒病的傳播媒介。無翅蚜主要為短距離爬行擴散, 繁殖力強, 蚜蟲發生世代多, 1 年10~ 20 代, 可孤雌生殖, 4~ 5 d 繁殖1 代。蚜蟲發生危害時間多集中在5- 7 月, 蚜蟲的發生易引發煤煙病。防治措施: 卵孵化期是蚜蟲若蟲和無翅胎生蚜的最佳防治蟲態,采用高效、廣譜、低毒的生物制劑與植物制劑防治, 如: 3% 苦參素水劑或3. 6% 百草1 號乳劑0. 1% ~0. 083% 藥液。或用50% 抗蚜威可濕性粉劑0. 033% 溶液, 25%可溶性粒劑20~ 30 g/ 667 m2 或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 g/ 667 m2 噴霧, 每畝噴藥液75L, 可有效地控制桃蚜。蚜蟲的天敵種類很多對綿蚜蟲的大發生有抑制作用, 要注意保護。如十三星瓢蟲一生食桃蚜數達3 萬頭。雙星瓢蟲成蟲成蟲幼蟲均取食蚜蟲, 一生食蚜蟲數達3 000 頭。此外還有金蚜虻, 綠線螟、草蜻蛉、蚜小蜂、蚜繭蜂等, 對抑制綿蚜的發生起到很大的作用。4 . 綜合防治方法4. 1 . 加強病蟲害的監測病蟲害的發生受氣候、種植制度、生態條件的變化影響, 一些主要病蟲危害下降, 一些次要病蟲害呈上升趨勢, 加強監測, 及時掌握病蟲發生動態, 有針對性的制定防治措施, 提高防治效果。4. 2 . 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整枝、打老葉, 防止因枝葉過密而造成有利于病害傳播發生的小氣候環境; 及時清除病蟲殘枝、殘葉, 減少引發病蟲害的病菌源和蟲源; 嚴格制定、執行生產操作規程。4. 3 . 黃板誘殺在種植地內懸掛黃板誘殺蚜蟲等害蟲, 黃板規格25 cm , 40 cm, 30~ 40 塊/ 667 m2。4. 4 . 實施生物防治技術應用微生物制劑和捕食性或寄生性有益昆蟲控制紅豆杉病蟲害發生。主要應用殺蟲素等生物殺蟲劑防治蚜蟲, 使用食蚜瘦蚊( A p hido.l et es ap hidimy z a ) 、桃蚜繭蜂( Phidius gif uensi s ) 及智利小植綏蠟(P hy tosi eus p er simi l is ) 等天敵控制紅豆杉害蟲發生。當田間害蟲不多, 而天敵有一定數量時, 最好不要使用農藥, 以免傷害天敵。當害蟲為害超過一定防治指標, 應在植株的受害部位用藥, 做到有的放矢; 在主要天敵繁殖季節, 重視協調化防,選擇低毒農藥噴灑等措施, 保護有益天敵, 以充分發揮天敵的作用。4. 5 . 注重農藥使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嚴格遵照國家有關農藥管理規定, 注意農藥的合理混配施用、交替施用, 盡量減少農藥施用量, 提高用藥的安全性。 |
上一篇:榕樹盆景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下一篇:葡萄園秋管不可放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