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菊的常見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花葉病、炭疽病和灰斑病等。 (1)金盞菊白粉病:由白粉菌屬的真菌引起,對莖和葉都有危害。發(fā)病初期,葉子的正反兩面出現(xiàn)白色粉狀圓斑,而后病斑進一步擴大,葉面好像鋪上一層面粉,莖同樣變?yōu)榘咨1缓χ仓昵o葉發(fā)黃,不久枯死。 防治金盞菊白粉病的措施:可在發(fā)病時噴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0%粉銹寧乳油4000倍液。每隔10~15天噴1次,連噴2~3次。 (2)金盞菊灰霉病:是由灰葡萄抱霉菌侵染引起的,多在幼苗期發(fā)病,植株擁擠、土壤潮濕易使病害加重。植株受害后,先是近地面的莖葉呈水漬狀褐色腐爛,而后葉柄也開始腐爛,病部出現(xiàn)黃色霉層。嚴重的整株枯死。 防治金盞菊灰霉病的措施:一是應加強栽培管理,控制水肥,選擇地勢高燥的地段栽培,保持一定株行距等。二是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燒毀。三是藥劑防治。可噴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百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等。 (3)金盞菊花葉病:是由黃瓜花葉病毒引起的病害。病株的葉片形成花葉或斑駁,葉色變黃,植株矮小。 防治金盞菊花葉病的措施:一是應清除雜草以減少病源。發(fā)現(xiàn)病株應及時拔除燒掉。二是殺滅蚜蟲、紅蜘蛛等害蟲也有利于防治病害。 (4)金盞菊炭疽病、灰斑病:是兩種真菌引起的病害。前者的葉上病斑圓形,中心淡褐色,邊緣褐色;后者的葉上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灰褐色,邊緣近于黑色。 金盞菊炭疽病、灰斑病的防治措施:一是可將病葉摘除燒掉。二是發(fā)生嚴重時,可噴灑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藥劑。(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