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栽培采收加工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9:42 |
黃連為毛良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以根莖入藥、性寒昧苦,有瀉火、燥濕、解毒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止瀉止痛、有抗炎的作用。 黃連主產于我國湖北、四川、云南、陜西、湖南、浙江等省,由于其產區和種類不同,黃連商品有味連、雅連、云連。味連栽種面積最大,主要分布在四川東部、湖北西部、陜西南部一帶,雅連主要產于四川洪雅縣、雅安市一帶,云連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 黃連一般生長在海拔1200~1800米的高寒山區,喜陰濕涼爽的氣候。冬季在零下8℃以內能正常越冬。黃連對水份要求較高,不耐干旱,因根莖淺,葉面積大、需水份較多,但不能積水,因此,雨季要及時排水。黃連為喜陰植物,忌強烈的直射光照射,喜弱光、苗期最怕強光,因此,栽培黃連必須搭棚,透光50%左右。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選土壤肥沃、腐植質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坡度為20℃為內。將地上雜草挖掉,耕翻耙平,作1.3米寬的高畦。 2、繁殖方法。黃連用種子繁殖和插扦繁殖,生產上多用種子繁殖。5月上旬種子成熟后立即采收。采取的種子胚尚未分化,必須經過種子處理后方可播種。種子用砂藏法處理,到11月經砂藏的種子開始裂口,即可播種。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搭蔭棚。黃連幼苗怕日曬,必須搭棚遮蔭,蔭棚高70-80厘米,棚上覆蓋松枝即可。 4、播種育苗。10-11月份,經砂藏的種子裂口后即可播種,每畝播種用1.5-2.5千克左右,蓋1厘米厚的干細土,和腐熟的牛馬糞一層即可。 5、苗田管理。黃連幼苗生長緩慢,要及時除掉雜草,并追施速效氮肥,到5月下旬黃連幼苗可出三片真葉。播后第三年可出圃移栽,一般一千克種子可育10萬~20萬株黃連苗。 6、移栽。應選擇4片以上真葉,株同在6厘米以上的健壯幼苗。移栽時間多在春秋兩季,春栽成活率高,生長健壯。秋栽不及春栽。移栽行距為10厘米×10厘米,每畝約栽苗6萬株左右,栽深3-5厘米,地面留3-4片大葉即可。移栽以后按常規田間管理、工作管理,一定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及時追肥、同時要培土、有利于增產。 7、病蟲害防治。黃連的病害較少,在雨季多發生白粉病,可用常規方法防治,在山區栽培黃連,野生動物,老鼠對黃連地的危害較大,應派人看守。 采收加工。黃連移栽后第5年才能收獲,是生長年限較長的藥用植物。黃連最適宜的收獲期為10月上旬和11月下旬上凍前。用四齒耙按行株距將黃連挖出,剪去須根和葉子,每畝可產500千克左右鮮根。鮮根出土后,最好用炕烘干,烘干時不宜火力過大,邊烘邊翻,直到干燥為止,一般畝產干黃連根莖成品l00千克左右。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冬春季大棚小西瓜育苗要點 下一篇:雨季栽栗樹的技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