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塑盤拋秧前期應注意幾個技術環節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9:26 |
水稻塑盤拋秧栽培技術是一項省工、省力、高產穩產的水稻栽培新技術,經過多年的推廣應用后,以其獨特的優點如省工、省秧地、提高工效、減輕勞動強度、高產、經濟效益顯著等,深受各級農業管理干部和廣大農民的歡迎。拋秧與人插比較,具有秧苗小、秧苗分布相對不均、淺植、無植傷、早生快發、分蘗多、穗數多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拋秧稻前期要做好如下幾個技術環節,有利于發揮其高產潛力。 一、本田的準備 選擇水源有保證、能灌能排的田塊作秧田。本田經犁耙后,要求達到平、爛并保持泥皮水拋秧。此外基肥可按常規習慣使用。 二、適時拋栽 晚造在秧齡7~10天,即葉齡3片左右最適合拋秧。一般7月底8月初拋植,如果早、晚造之間的季節安排緊張,不能在適齡期拋栽,可在一葉一心期每畝本田秧苗噴施300毫克/公斤的多效唑溶液3公斤,以防徒長,但拋秧的葉齡不能超過6片。據試驗表明,葉齡超過6片時拋秧會使生育期延長、結實率下降而減產。 三、拋秧密度 拋秧密度應根據水稻的品種特性、地力水平和施肥水平而定。一般每畝拋1.5~2萬科。早熟、分蘗力弱的品種或低肥力、施肥水平較低的稻田畝拋2萬科,中熟、分蘗力中等的品種或肥力中等、施肥水平中等的稻田畝拋1.7~1.8萬科,遲熟、分蘗力強的品種或高肥力、高施肥水平的稻田畝拋1.5~1.6萬科。 苗木網,999miaomu.com 四、拋秧方法 拋秧均勻是保證產量的關鍵環節。拋秧時,用手抓起一把秧,用力向空中拋出3~4米的高度,使秧苗均勻地散落田內,秧根泥塊入土1~2厘米左右,以利于拋后立苗、早扎根和早分蘗。為保證拋秧分布均勻,每塊田可以分兩次拋,即先把本田應拋秧苗的70%~80%全面拋一次,然后將余下的20%~30%拋到稀疏的地方,補均勻。拋秧后,田中留工作行,把工作行里的秧苗補到稀疏的地方。 五、防除雜草 拋秧稻由于田間秧苗分布不夠均勻,有許多空間易被雜草擠占,尤以生長前期為盛。拋秧稻還由于難于人工中耕除草,雜草的生長量比插植稻的大,故應重視雜草的防除工作。化學防除雜草的方法:(1)拋秧前施藥。拌好田后保持淺水層,拋秧前一天,用農思它或丁草胺噴灑本田(用量按說明)后,第二天拋秧。(2)拋秧后施藥。如果拋秧前來不及施除草劑,可以在拋后3~4天結合第一次施肥進行,用丁草胺拌細沙后再與肥料混勻撒施。或者每畝用禾大壯0.2公斤或派草津0.13公斤與化肥混合后立即撒施。為了提高肥效和藥效,施藥前,要把水口墊好,5~7天內不排水,若缺水的要補灌水。 六、合理排灌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拋秧后秧苗會東倒西歪甚至平躺泥面,因此拋后要適當保持泥皮水立苗;拋秧稻由于入泥淺、無植傷,分蘗出現早、分蘗節位低、分蘗多和根系發達,一般采用“泥皮水立苗,薄水促分蘗,夠苗露田曬田”的水分管理措施。 七、合理施肥 拋秧栽培由于是嫩秧淺植,無植傷,植后早生快發,因此要早施分蘗肥。一般拋后3~4天施第一次肥,每畝施尿素4~5公斤;拋后8~10天施第二次肥,每畝施尿素7~8公斤。晚造拋后15~16天基本達到夠苗,夠苗期每畝施復合肥15公斤。拋秧的分蘗肥要早施,并要適當控制施用量,以便為生長中期的施肥創造條件。 八、防治病蟲害 拋秧稻生長前期由于秧苗細嫩,且氣溫高,蟲害一般較嚴重。可用殺蟲雙38~50克,或40%樂果200~250毫升,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150~250毫升,兌水60公斤噴霧防治。(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玉米西瓜等經濟作物近期病蟲發生動態與防治 下一篇:茯苓栽培新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