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寧國牡丹的栽培管理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8:57 |
安徽省寧國牡丹,作為中國牡丹四大群系之一,為江南牡丹品種群的主要發源地和繁殖地。寧國牡丹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獨特。明代嘉靖《寧國縣志》列牡丹為寧國花卉首位,有“大紅、淺紅、紫、白四種。”清代同治《寧國縣志》載:“牡丹50余種,見花譜所產甚多,以正赤為佳,得此花必賴人工蒔藝。”民國《寧國縣志》記載:“寧國蟠龍素產牡丹,以黃、白為貴,土人運往廣州,價重洛陽。”李嘉玨教授主編《中國牡丹大全》一書指出:“清代江南牡丹就以寧國為主,杭州市西湖花港觀魚公園所栽培的牡丹以寧國牡丹為主,每到花期,杭州市民爭往游覽……上海植物園建有牡丹園,約種有牡丹上萬余株,品種主要來自皖南寧國。”由此可見寧國牡丹名聲顯赫。經過幾十年的栽培繁育,已經摸索出一整套比較成熟的寧國牡丹培育管理技術。 一、圃地選擇 牡丹為具肉質根的陽性花卉,具有耐寒、抗旱、畏漬水的習性。據清人陳扶搖《花鏡》一書記載:“其性宜涼畏熱,喜燥惡濕;懼烈風酷日,須栽高敞向陽之所,則花大而色妍。”因此,圃地以選擇通風向陽、地勢稍高的緩坡地為好。庭院地栽最好用磚塊或塊石砌筑花臺,不宜用水泥砂漿勾縫,高度約60cm,底層鋪填小石子或粗砂,上面填以排水透氣性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 寧國牡丹根系發達,側根多,生長良好的主根幾乎與莖干等長,最長可達1m以上。因此要求圃地土層厚度至少達40cm,并在以后的管理中根據需要不斷培土。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土壤以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或中性砂壤土為宜,pH值在6.0-6.5為佳。土壤要求疏松透氣,粘性重的土壤要加砂拌勻,以增加其通透性。一般提前一個月左右整好圃地,并進行多次深耕耙碎。栽種多年的圃地要進行輪作,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二、適時移栽 寧國牡丹的最佳移栽時間是每年的十月中、下旬。在這段時間內移植牡丹,不僅創傷組織易于愈合,而且當年尚能生長幾條甚至幾十條新根。據測定,當年生新根長可達5cm。如果移植太遲,氣溫降低,當年便不能長出新根;如果移植太早,因氣溫尚高,根系含水較多,傷口不易愈合,且枝條易發生失水,會影響到翌年的長勢。 牡丹在春、夏季不宜移植。因為牡丹在七月份就開始形成花芽,秋、冬葉片脫落后,可明顯看到像小楷毛筆頭似的棕紅色或灰黃色(因品種而異)的小芽頭,即為其花芽,翌年早春萌發。如果在春、夏移植,部分根群被破壞,因其根系含水量高,極易染病后發生腐爛,導致其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不能滿足枝葉蓬勃生長的需要,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水分供需失衡,會造成全株萎蔫枯死。即使偶然成活,以后也難開出好花,故有“春分分牡丹,到老不開花”的花諺。 三、起挖栽植 十月中、下旬將牡丹掘起,起挖時要盡可能做到少傷根系。如萬一損傷根部也無大妨,不必憂慮,起挖后抖去宿土,然后將其擱放在陰涼處,攤晾1-2日,使根部變軟后再栽,以免碰傷或折斷根部。遠距離裝車運輸或郵寄托運,更應經攤晾待其根系變軟后再行包裝托運或投寄。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牡丹裸根移植,老土除得越徹底越好。《花鏡》云:“樂得新土則茂。”移植前可將深褐色的過老根系剪去。 牡丹移植密度,視植株大小和栽培目的不同而定,植株小可略密,植株大要疏植,一般株行距為50cm×100cm。 栽植時,先挖30cm×30cm×30cm左右的土坑(特大植株要加深加大),將基肥填入坑底,覆上一層10cm-15cm的厚土(使植株根系不與肥料直接接觸),然后將植株置入坑內,用手扶持端正,填土一半,輕提植株并左右搖動,使根系舒展并與土壤密接。最后將土填滿踏實后澆透水。為了便于澆水,可在植株周圍堆一淺土坑,讓水分慢慢滲透到根底部。第一次水澆透后,以后不干不澆。植株栽植深度以莖基與地面持平為宜,過深則不利于根系的呼吸,過淺又會影響到植株的成活并容易發生倒伏。 四、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牡丹在移植時施足底肥,當年不必追肥,或只在冬季(栽后兩個月)施以稀薄的腐熟人糞肥或沼液,不宜施濃肥。牡丹基肥可用廄肥、堆肥、餅肥、畜禽糞等,均需經過腐熟,也可加入骨灰和動物殘骸,如雞毛、魚腸水等。一般情況下,每株施基肥菜籽餅1Kg左右,廄肥用量約為5Kg, 適時追肥。每年開花前施一次經腐熟的稀薄人糞尿、稀餅肥水或沼液,促使其生長旺盛,開花繁茂;花后施一次同樣的肥料,以恢復樹勢。如在花期追施適量的速效磷鉀肥,則花會開得更艷,長勢更好。每年冬季施一次重肥,人畜糞、堆肥、油餅渣等均可,讓植物慢慢吸收,還可起防寒保溫作用,但埋施肥料時,不要讓肥料與根系接觸,以免發生燒根、爛根。 牡丹的根毛區不在莖稈基部,根有趨肥性,施肥時不要施在莖基部,只需施在植株行間即可。在植株行間挖一直溝,或在植株周圍挖一環狀溝,把肥料施在溝內覆以10cm的厚土,能促使側根發達,提高植株的吸肥能力。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五、剝芽修剪 每年早春仔細觀察牡丹的芽,肥;1士的是花芽,瘦長的是葉芽。根據植株長勢,適當剝去葉芽,保留花芽,以利于集中養分,促使花朵開得更大更艷。新栽的植株不論樹齡大小,翌年第一次開花都不能過多,一般只保留枝頂花芽,疏去全部側蕾。如頂芽瘦小或受害可將其剪去,保留其下部的一個肥壯側芽,以后長勢逐年發旺,花朵會不斷增多。 牡丹生長緩慢,春季枝葉猛長,秋季落葉后新枝枯萎,植株幾乎恢復到早春萌芽前高度,俗稱“退枝”,有“牡丹長一尺,退八寸”之說。牡丹花后及早剪去殘花(可帶花朵下側的一個葉片剪下),減少養分的消耗,使來年花朵更加艷麗。 牡丹花芽在七月初開始分化,修剪必須在六月底以前進行。如短截高枝,使樹冠變得低矮一些,可先截一段,第二年再截(因有個別品種不宜短截,短截后的主枝不萌芽)。短截側枝,可抑制植株向四周擴展。 牡丹基部地面萌生的芽條要區別對待。如果為了繁殖,可以保留,以便于以后進行分株或用作接穗。有時為了更新枝干,也可選留幾個粗壯的芽條,經培育作為以后的候補莖稈,其余的芽條剪去。如果為了株型美觀,也可將基部萌生的芽條全部剪去,即可突出主枝和花朵,避免枝干過多影響以后開花,也有利于通風。對枝條瘦弱和萌芽少的植株,可在秋季進行短截促萌,翌春即可多發新芽、壯芽。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六、除草覆蓋 適時除草。雨后及時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防止野草奪肥。除草松土時,深淺要掌握分寸,宜深則深,宜淺則淺,以不傷及根系為 度。夏季松土后,用剁碎的青草、秸桿等富有彈性的草本植物覆蓋地面,既可保濕,降低土壤的溫度,又能抑制雜草生長、防止土壤板結、提高土壤肥力,還可避免澆水或淋雨時濺起的土壤污染葉面,減少葉部病害的發生。 七、繁殖方法 1、分株繁殖 分株是牡丹繁殖最簡便的方法。在江南地區分株一般安排在十月中、下旬結合移植進行。將植株掘起,在根頸結合薄弱處順勢劈開,新分株叢上必須留有幾條根和1-3根莖稈,根系良好的小叢,雖無莖稈,只要根上留有莖基,也能培育成新的植株。無莖稈又無莖基的根叢,不能發芽形成新植株。新栽的牡丹第二年不能掘起分株,否則子、母株都很難發旺生長。 2、嫁接繁殖 嫁接的適宜時間是每年9月中、下旬,即“白露”至“秋分”之間。可用單瓣或一般品種重瓣牡丹根作砧木,但因牡丹根脆而硬,不易操作,常選用芍藥根作砧木。選取直徑2cm-3cm的芍藥根,掘起后陰干2-3天,待其根段變軟后再行嫁接。接穗宜選擇優良牡丹品種莖稈上的1-2年生枝條,以表面光滑,節間短的為好,要帶頂梢,并具有1-2個飽滿的葉芽,長約8cm-10cm。芍藥根砧長度為10cm-15cm,用切接或劈接法均可,但不能用塑料條綁扎,最好用麻繩綁扎,外涂濕黃泥。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接后栽植于苗床上,接口深埋地面下6cm-10cm,以細土覆蓋,覆土高出頂芽8cm-10cm,堆成拱形或三角形。接后一個月內不要澆水,如遇干旱,可從一側挖坑,以側方滲水來提高土壤濕度。翌春扒去覆土,露出頂芽,即按常規養護。留圃兩年后移植即可開花。 3、壓條繁殖 牡丹枝條扦插不易存活,也可用壓條法繁殖。即在牡丹莖基部萌條靠近地面處下刀,切割深度達萌條直徑的二分之一,略劈開,繼之覆以干凈的肥沃細土,待半年或一年后創口愈合處長出新根,再行剪離母株,種植于苗床上培育;剪離母體移植的時間以10月份為好。 4、播種繁殖 重瓣牡丹一般不結籽,市場上出售的所謂“名貴牡丹”種子,大多是以單瓣牡丹種子假冒,而且實生苗一般須經培育6-7年才能開花。所以除了培育新品種外,一般不采用播種繁殖。 八、避雨遮陰、插竿扶持 牡丹盛開時,花朵碩大而艷麗,此時如受雨淋,花易變形或花瓣殘落,失去其應有的觀賞價值。所以在花朵盛開前,遇雨要搭棚避雨,盆栽牡丹則可移入室內。 牡丹耐寒,在長江流域各省地帶露天越冬,無須采取防寒措施。但在夏季高溫酷暑時節,要在植株行間插樹技遮陰。另外,盆栽牡丹開花時,將其移到半陰處,能明顯延長花期,并能保持花色純正、艷麗。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牡丹花徑大、荷載重,而其莖干又發脆,極易折斷花枝,最好在開花前插小竹桿扶持以支撐花朵。 九、病蟲害防治 牡丹病蟲害不多。常見的僅有葉斑病、褐斑病,可用等量式1:1:160的波爾多液,于萌芽抽葉后每隔半月噴灑一次,連續噴藥3-4次,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選用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定期噴霧防治。發現少量病葉要及時剪除燒毀:秋季落葉后,應將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消滅殘留病原物,可減少翌年病蟲害的發生。 天牛蛀食枝干,可用棉球蘸少量農藥原液堵塞蟲孔熏殺幼蟲,也可采用毒簽熏殺。 蠐螬危害根部,可用5%辛硫磷顆粒劑拌土,每畝用藥0.3Kg,撒施于地面,再經深翻將藥土混入土中,即可殺滅蠐螬。 冬季清除雜草,清理圃地,在不影響植株生長的前提下深翻土地,可殺滅越冬病原菌和害蟲的越冬代蛹、卵、幼蟲等,是防治病蟲害的有效措施。 |
上一篇:棉花栽培技術(2) 下一篇:水仙今年身價高 春節開花有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