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茬麥套稻栽培四項改進措施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8:13 |
超高茬麥套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新型輕簡栽培技術,具有省工節本、增產增效、保護環境等優點。但該技術在蘇南黏土水網地區應用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無錫市惠山區農林局從2001年起在當地進行超高茬麥套稻適應性研究和示范推廣,在關鍵技術創新方面取得四項突破,并在全區示范應用500多畝,平均畝產達到572.6公斤,每畝凈收入275元,每畝比常規單季稻平均增收112.1元。套播期改為小麥收割當天或前一天 將麥套稻的套播期由原來的麥收前7-15天,改為小麥收割當天或前一天。蘇南地區土壤黏重,地下水位高,泄水不暢,若麥套稻共生期過長,播種后需在麥田內灌水,田間過濕會影響小麥機械收割。過早套播,鼠害、雀害嚴重,特別是套播面積較小時,種子損失率高達20%-30%。推遲套播期有利于栽培避螟,減少一代螟蟲卵量,一代蟲量比常規稻減少80%以上。 套播均需在割麥前進行。小麥機械收割留茬高度30厘米左右,麥秸就地均勻散開,全部還田。改進后套播稻出苗率高,一般成苗率在90%以上,因此水稻播種量不能過大,每畝用種量應由原來6-7.5公斤減為3-5公斤,每畝基本苗8萬-10萬株。 種子處理改為只浸種不催芽不包泥 水稻種子催芽后套播,部分出芽過長的種子易鉤在麥稈上,影響勻苗,并造成種子浪費。種子拌泥包衣,一是取土不方便;二是費人工,面積大時影響播種工效;三是不利于彌霧機噴播。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套播稻種子用施保克和浸種靈浸種60小時,至破胸露白時稱斤定輪,均勻播種。 播種出苗階段水漿管理改為一次速灌速排 機械收割麥子后當天下午至傍晚,全田灌水一次,快灌快排,自然落干。這樣節約水源,節省成本,有利于一播全苗。 蘇南地區小麥收割期一般在5月25-30日。割麥當天或前一天套播稻種后,6月1-5日齊苗。6月8-10日水稻2葉1心期建立薄水層,3.5葉期后建立水層。6月下旬進入分蘗盛期,7月上旬夠苗,7月下旬達到高峰苗。套播稻中后期的水漿管理方法基本同常規水稻。 化學除草改為“一封二殺三補” 麥套稻推遲播期,不催芽,可以使用芽前除草劑封殺處理,明顯提高除草效果。具體分3次用藥:第一次在6月初至稻苗1葉1心期(播后10天左右),每畝用掃 毫升噴霧;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稻苗4葉1心至5葉1心期,每畝用稻無草1包(15克)拌尿素施用,防除闊葉雜草;第三次在7月初稻苗6葉1心前,每畝用殺稗王30克或快殺稗50克,補除稗草等禾本科雜草,總體化除效果可達97%。(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盛夏管理棗樹莫松懈 下一篇:春石斛的栽培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