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春管四措施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8:09 |
小麥返青,歷時50~60天,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搞好小麥春季管理,對提高小麥產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因苗管理 我國北方地域遼闊,土質、氣候復雜,春季麥苗生長差異很大,但根概括起來有三種苗情,即旺苗、壯苗、弱苗等類型,在生產管理上,應分別情況區別對待,做到對癥下藥,因苗管理。 1.旺苗:此類麥田的特點是心葉生快,葉色濃,葉大而下披,長勢旺,群體大,封壟早,行間郁閉,越冬前三片葉以上,大蘗明顯高于成穗指標,早期易倒伏。管理上應以控為主,不施返青肥,不澆返青水,深中耕,斷根散墑,于拔節前噴施矮壯素或每畝噴施20毫升的多效唑溶液30公斤。施用澆水可放到拔節后,第二節長度固定時進行。對播種早、播量大、施肥多、冬前旺、凍害嚴重的麥田,可提早追肥澆水,并中耕增溫,爭取多起頭,少撇頭,拔節后酌情澆水追肥,促花增粒。 2.壯苗:此類麥田的特點是,葉色青綠,葉大不披,群體適量,長相健壯,越冬前三片葉以上大蘗已接近或達到成穗指標,管理上應控制春生分蘗,做到保蘗增穗,促花增粒,于起身期或起身后的小花分化期運用肥水。如麥苗偏旺,還可通過深中耕斷根或鎮壓控制,促進麥苗兩極分化,待出現“空心”蘗時,再施肥穩促。對壯苗追肥澆水,不應過早,也不能過晚,以免引起麥田郁閉,貪青晚熟。追肥量以每畝5~7.5公斤尿素為宜。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3.弱苗:此類麥田的特點是葉色淡,葉片窄小,生長緩慢,群體小,越冬前三片葉以上大蘗明顯低于成穗指標。對這類麥田管理上應以促為主。對不同情況下的弱苗應區別對待。如對薄地、少施肥、下葉枯黃的弱苗,應早用水肥;對肥地已追過肥、墑情好、苗齡小的晚播弱苗,應早中耕促早發,追肥澆水推遲在起身后進行;對肥力高、播種早、播量大、群體大、個體弱的假時苗,應盡早疏苗,而后追肥中耕。 二、用好孕穗水肥 此期肥水的作用,主要是促進穗下節間伸長,延長上部葉片功能期,防止小花退化,提高結實粒數。小麥孕穗期是需水臨界期,各類麥田均應澆好孕穗水,其時間應在拔節后15天左右。但對肥力較高,長勢偏旺,墑情較好的麥田一,不需追肥,可推遲澆水;對地力差、苗色黃、有脫肥現象的麥田,可結合澆水,畝施純氮2千克以下,應當注意,孕穗肥不可過晚過多,以免貪青晚熟,降低粒重。 三、防治春季病蟲草害 春季病害主要是銹病、白粉病,產要蟲害是麥紅蜘蛛、麥蚜、螻蛄等,要加強預報,及時防治。防治重點是高產麥田。麥田雜草除結合早春鋤劃滅草外,還可于拔節化除,一定要掌握好用藥量,時間及均勻噴施。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四、預防晚霜凍害 暖冬天氣的出現,往往伴隨著倒春寒,倒春寒的發生時間,一般在3月下旬或4月上旬,倒春寒會給小麥生產帶來很大影響:因此,要引起高度重視,做好晚霜凍的防御。應根據天氣預報,在霜前一二天澆水,以增加田間濕度,緩和低溫變幅,有預防和減輕霜凍危害的效果。出現霜凍危害后,應及時補救,區別葉片受凍、幼穗受凍等不同情況,及時開展追肥、澆水、中耕等工作,以促進植株潛伏分蘗的發生和新蘗的生長,使麥田群體不至于減少,也可液面噴灑有機液肥,盡快使葉片恢復正常生長。(河北省保定市清苑職教中心農學專業組 楊素蕊)(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圖文]樹木刷石灰安全過冬(花卉苗木綠化網) 下一篇:果樹園無公害果品及其生產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