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季晚稻主要生理障礙及防治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8:03 |
水稻在各個生育階段因不良環境條件,或因栽培管理不當而引起種種生理障礙。在我區常見的主要有爛秧、發僵、早穗、早衰、翹稻頭以及空、秕粒等,每年單晚發現生理障礙面積約8000~10000畝,不僅影響水稻正常生長,同時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一、爛秧 爛秧發生于幼苗期,包括爛種、爛芽和死苗。爛種是指盲谷落田后,不發芽就腐爛,產生原因主要是稻谷喪失發芽力,即谷種不能發芽。爛芽是指芽谷落田后,未轉青就死亡。產生原因主要是秧田水分控制不當,芽谷落田后深水淹灌,芽鞘徒長,根不入泥,頭重腳輕,翻根倒芽,變成“蹺腳”,這時芽谷生活力衰弱,易被病菌侵入,引起爛芽。死苗有黃枯和青枯兩種,一般黃枯死苗常發生在2葉期,以縮腳秧苗較多,秧苗在低溫下緩緩受害,引起體內新陳代謝活動紊亂,結果從老葉到嫩葉,逐漸變黃褐色枯死,叫做“剝皮死”。其秧苗基部多為病菌寄生而腐爛,因此拔秧時,根部容易脫離。青枯死苗多發生在3葉期,秧苗受低溫影響,根系衰弱而受腐霉菌侵害,暴晴后未及時灌水,加劇秧苗生理失水而死亡。病苗從幼嫩的心葉部分開始卷縮萎蔫,呈污綠色,然后整株枯萎死亡,叫做“卷心死”。因當時苗基部尚未腐爛,手拉秧苗根部不會脫離。死苗多在2~3葉期發生的原因是此時處于“斷奶期”秧苗抵抗力最弱。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止爛秧,關鍵在于掌握科學育秧技術。一是選用耐寒力抗病力強的良種,根據品種特性和不同前作,確定適宜的播種期、秧齡和播種量。二是提高種子催芽質量,做到“高溫(36~38℃)露白,適濕(25~30℃)催芽,降溫(15~20℃)薄攤練好芽”,把谷芽催得齊、勻、短、壯。三是提倡采用燥耕燥做水耥的通氣秧田(半旱秧田),要求秧板軟硬適中、播后塌谷加覆蓋物。四是科學管水防止爛秧。提倡濕育,播種后灌秧溝水,保持秧板濕潤,促使迅速豎芽扎根。從2~3葉期起可灌“薄皮水”以后逐漸加深并及時更新水層。五是合理施肥,做到基肥穩,追肥早而輕,移栽前3~4天重施起身肥。 二、發僵 水稻發僵常發生在插秧后分蘗之前。病株因發根受阻,出葉和分蘗遲緩,葉片僵縮,致生長瘦弱,穗數減少,穗小粒少,影響產量。 (一)中毒發僵 水稻發僵后表現為根系褐腐,苗株小、矮、黃、瘦生長受阻。 在防止措施上,特別要注意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并防止用量過多引起中毒發僵。對已發僵的田塊,應當立即排水輕擱,增加氧氣,促使浮土沉實和有機肥的分解,消除毒害,并做到薄水勤灌勤露,脫水上水,有利稻苗扎根和起發。 (二)缺磷發僵 水稻缺磷發僵,生長緩慢,新根少,根系細弱彈性小,病株簇立,葉片直篤葉色暗綠或灰綠色,鞘、葉長度比例失調,分蘗發生遲或不分蘗,遠看稻苗暗中帶紫灰色。防止缺磷發僵,關鍵是施好磷肥,如秧田基施過磷酸鈣每畝40公斤;插秧時施磷肥,每畝25公斤。此外排水擱田,活躍根系,可增加磷的吸收量。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三)缺鉀發僵 水稻發僵后,葉片上有赤色斑點,農民稱鐵銹稻。病株生長停頓,株型矮小,分蘗極少,葉色深綠,并出現大小不等的赤色斑點,最后全葉枯死。同時稻根老化新根少。由于稻根吸收能力下降,鉀的吸收量減少,生長處于停滯常態。 防止缺鉀發僵,要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首先要防止耕耙過糊導致生理缺鉀;二是實行水旱輪作,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三是發現缺鉀發僵時,立即補施適量氯化鉀或硫酸鉀等鉀肥。第三,做好水漿管理,及時輕擱薄水勤灌,多次落干,以改善土壤通氣性,預防或減輕缺鉀癥的發生。 三、早衰 指水稻生育后期(抽穗至成熟),植株“未老先衰”。診斷時必須與病菌侵害所造成的“病理早衰”相區別。病株葉色最初呈橘黃色或棕色,以后逐漸枯黃,葉尖灰白枯死,葉薄而彎曲,遠看一片枯焦。地下部根系生長衰弱,或發褐腐朽。早衰使秕粒增加,千粒重降低,影響產量。 引起早衰的原因很多,在栽培上,長期脫力和重擱,或因高肥高密,中期徒長郁蔽,均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同時,早衰也與品種特性和不良氣候條件的影響有關。一般矮桿品種的葉厚遞增速度小,所以上位葉較薄,葉內水分易產生不平衡狀態,導致失水而早衰枯葉。品種中凡通氣組織比較發達和后期根系活力強的品種則不易早衰。在不良氣候條件下,如熱風、寒潮等均會促使葉片早衰。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止早衰措施,主要選用后期根系活力強、上部葉片較厚、通氣組織較發達的水稻良種。在管理上要加強中、后期肥水管理,看苗施好穗肥或壯粒肥,防止中期脫力,后期早衰;特別要做到“薄露灌溉”,多次輕擱,脫水上水防止根系早衰,達到養根保葉,促使根系活躍,稈青葉綠。 四、空、秕谷 空殼是抽穗后開花未能受精所致。秕谷是受精后子房中途停止發育,或在灌漿過程中胚乳充實停止,或米粒未成熟而死亡,造成全秕、半飽和死米。空秕谷多少對產量影響很大。 造成空秕谷的主要原因,一是氣候條件,包括溫度、日照、降雨、風速等,其中以溫度影響最大;水稻安全齊穗期的日平均溫度粳稻需要20℃以上,如果遇到20℃以下低溫和35℃以上高溫均對受精不利,水稻灌漿期間的最適溫度21~25℃。溫度過低也不利谷粒灌漿結實。二是栽培條件,結實期稻株營養物質的供應水平,對形成空、秕谷影響很大。結實期稻田排水不良或經常灌深水,土壤還原性增強,會引起黑根早衰,使空秕增加。結實后斷水過早,削弱根系和功能葉的生活力,也會增加秕谷。 防止空、秕谷的反常發生,首先應選用結實良好、抗逆性和生活力強的品種。同時,在栽培上要抓住適期播種移栽,安全齊穗,防止出現早穗或遲穗;搞好肥水管理,防止中期封行過早,影響通風透光,后期植株貪青或早衰,造成營養失調。要使水稻始終保持根系活力和較多的功能葉,減少空秕率,提高千粒重,從而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山茶花嫁接在茶樹上 下一篇:黑松盆景的養護管理與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