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采挖野生樹樁的方法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shù)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28 07:49 |
野樁挖取,雖然因其材料難得而不能作為批量生產(chǎn)的主要材料來源,但是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制作特色盆景。它的特點是成型迅速,且易體現(xiàn)盆景古雅的神韻,但破壞野生植物資源。因此,挖取之前一定要先調(diào)查,避免挖取的盲目性和浪費。 1、挖取野生樹樁的方法 適合制作盆景的老樹樁,一般生長在條件較差的荒山崖壁劃石縫中。秋末冬初或早春,將選好的樹樁先鋸掉地上部分的粗枝,僅留基部一段,并剪去無用的枝條,然后清理樹樁四周,以便挖掘。挖掘時,先在一面深挖。如果有主根,要先切斷主根,然后再切側(cè)根。否則主根不易切斷,會傷害側(cè)根和須根。同時,要注意使傷口盡量小而光滑。挖掘時盡量多帶土球,栽植成活率高。對于直根系樹種或珍稀樹種,為了保證成活率,往往不能一次挖取。可以第一年先在相對的兩個側(cè)面斷其側(cè)根,并在下面挖穴,填入肥沃的壤土,澆透水養(yǎng)根。第二年再往另一個相對側(cè)面用同樣的方法挖。第三年,當樹樁的側(cè)根均生出新根后再帶土球挖出。 對挖好的樹樁,可先用草繩打好包裝,然后再運輸。如果說樹樁不帶土球,則要先將根部蘸上泥漿,再用浸過水的稻草和塑料膜包上,捆好后再運輸。野樁運到目的地后,要先在陰涼避風處打開包裝,進一步整枝修剪后再上盆。 999中國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2、極力提高野生樹樁成活率 由于野生樹樁在自然界中生長環(huán)境較惡劣,特別是長在懸崖、石縫中的樹樁,一般根系較長,須根較少,挖后不易成活。要提高野樁的成活率,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 適時采挖 冬末春初,在樹液開始流動,但未發(fā)芽時采掘樹樁。這時挖掘的樹樁移栽后成活率高。有些樹樁也可以在梅雨季節(jié)、微雨或陰天時采挖上盆。 (2) 保護根系 挖掘時要先斷主根,再斷側(cè)根。截口要盡量小而光滑。如果帶土坨,應在挖掘后,適當修剪根系后,立即用稀泥敷在根部,尤其要敷好發(fā)須根。為了不使稀泥脫落,可用青草裹住根系。上盆前,拆去青草,于根部再裹一層青苔保水,植入盆中澆一次透水,放于半陰處養(yǎng)護。 (3)減少蒸騰 挖掘之前,應按不同植株的種類和大小,仔細觀察樹形,剪去多余的枝葉,并在截口涂上或包上塑料薄膜。采挖回來之后,在上盆之前再對根系和枝葉進行一次修剪,并用利刀削平切口,使樹皮與木質(zhì)部之間無裂縫。然后用溶化的石蠟涂于切口處,也可以用石蠟來回磨擦傷口,使切口均勻上蠟,注意擦時切不可將樹皮與木質(zhì)部碰裂。然后上盆,進入正常養(yǎng)護。切口涂蠟既可以減少植株的水分蒸騰,又可以保護傷口,防止因傷口流液而引起腐爛感染。 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4)罩膜法 新樁上盆后,用塑料膜罩住樹樁,以減少水分蒸發(fā)。但要注意,澆水不要過多,否則易引起產(chǎn)爛根,施肥不要過早,一定要等樹樁成活后再上肥。當新樁枝條長到5厘米長以上時,可以選擇陰天將塑料袋取下,讓樹樁適應弱光下的外部環(huán)境,增強抵抗能。 挖取天然的野樁,可以按照其天然造型構(gòu)思,做出更有野味和自然韻味的樁景。 (記者 佚名)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
上一篇:綠豆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 下一篇:巧辨毒蘑與無毒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