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楊梅的大小年結果現象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7:29 |
長期以來,由于缺乏科學的管理,楊梅生產上普遍存在著嚴重的大小年結果現象。據推算,浙江省70多萬畝楊梅面積,因此年平均損失超過2.5億元。為減少損失,我們經多年研究實踐,主要采用在大年結果時,使用楊梅專用疏花劑并配合科學施肥等技術措施,基本上解決了這一難題,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例如:在浙江蘭溪經我們處理后,1999年(大年)處理的荸薺種楊梅樹株產55kg,平均單果重9.43g,單價7.00元/kg,收入385元;對照樹株產44.8kg,平均單果重5.68g,單價2.40元/kg,收入108元;處理樹比對照樹株增收277元。2000年(小年)處理樹株產100kg,單價8.00元/kg,收入800元;對照樹株產55kg,單價8.00元/kg,收入440元;株增收360元。現 總結如下,供各地參考: 一、正確的疏花技術 采用楊梅專用疏花劑(“疏5”和“疏6”)合理疏花,它既可以起到定量疏花,定量結果的作用,提高果品質量;又可以促進當年抽發大量的新梢,提高次年(小年)的產量。目前生產上使用最廣泛、效果最好的是“疏6”,即每一小包加水15kg噴花,可疏去40%~50%的花;加水12.5kg,可以疏去60%~70%的花。采用“疏6”疏花必須在楊梅開花盛花期噴灑,即浙江南部約3月底4月初,北部約4月上旬。“疏6”適宜使用在楊梅結果大年樹,或開花結果量太多的10年生以上的健壯樹。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二、科學的施肥技術 適時、定量地對楊梅進行科學的施肥,及時給予人為的營養補給,可以增加結果數量,特別是可以明顯地提高果品質量。楊梅的施肥時期必須改掉過去習慣的采后施一次肥為每年施2~3次肥。首先是每年5月上旬的壯果促梢肥,以促進春梢的老熟和果實的迅速肥大;其次是每年11月份的基肥,以促進根系的生長和春梢的提前萌動;第三次是采后肥。對于大年結果的楊梅樹,一般在采后及時補施一次速效肥,但對小年結果的樹,一般不再施肥。肥料以農家肥中的草木灰和菜籽餅肥,其礦質營養元素比例最適合于楊梅的生長,各地應大力推廣;化肥中以進口硫酸鉀復合肥和硫酸鉀適合于楊梅的生長。此外,還可適當追施硼肥和鉬肥。根據楊梅的需肥特點,其氮、磷、鉀的比例,一般10年生以下的幼樹,為促進生長,增大樹冠,N∶P2O5∶K2O=1∶1∶1;進入投產的大樹,N∶P2O5∶K2O=1∶0.3∶4。 三、相應的其他技術 1、成花技術 當年的結果預備枝上,如發現形成的花量不足時,務必在5月上旬春梢,或7月上旬夏梢停止生長前,噴灑700PPM的楊梅成花營養素,以促進其形成足量的花芽,保證次年(小年)產量。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2、修剪技術 大年樹,在2~3月份應看樹進行整枝修剪。對較密的交叉枝可從基部刪去;對通風透光較差的樹結合改善樹體光照條件可在樹冠中上部的外圍進行較重的疏刪,將過多的結果枝刪掉,并對花量較多的結果枝進行短截,使其減少一定的花量,促發較多數量的春梢,以增加來年的結果枝數量。楊梅采收后的6~9月份,對全樹進行適當輕剪,以疏刪為主,過密的枝條、交叉枝和病蟲枝可從基部剪除。 小年樹,在2~3月份因開花量較少應輕度修剪,盡量保留結果枝,對部分少量的過密交叉枝和病蟲枝從基部剪除,但要注意刪除過強的無花枝,它與花果爭奪養分,導致落花、落果加重。6~9月采收后應適度重剪,因結果少、新梢抽發量大且生長過密,樹的上部及外圍較密的部分枝梢可多疏,以減少翌年的結果枝數量。 |
上一篇:川芎栽培技術 下一篇:紅瑞木形態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