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稻“黃華占”的性狀表現及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6:55 |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用黃新占與豐華占雜交育成的“黃華占”,經汕頭市農業部門引進、試驗、示范結果,早、晚造均表現優質、高產、抗病,深受業內人士及廣大農戶好評,很有發展前途。為增進交流,下面介紹黃華占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 一、特征特性 1.產量較高 廣東市2002年在潮南區沙隴鎮東華村小面積試種該品種,獲畝產量550千克。2003年早造起,該品種即列市級區試、表征、示范。 在2003年早造常規優質稻區試中,該品種四點平均每畝產量499.5千克,居試組第一位,比對照種粵香占增產24千克,增產率5.0%,達極顯著水準。日產量3.44千克,也居試組第一名。2003年晚造區試,該品種四點平均每畝產量513.5千克,位居榜首,比對照種粵香占增產51千克,增產率11.1%,達極顯著水準。日產量4.35千克,高于其它品種。 各地表征、示范情況:在澄海區蓮華鎮的“國家水稻新品種展示”片中,黃華占早造每畝產量525千克,比對照種豐華占增產3%;晚造每畝產量555千克。潮南區峽山鎮東山居委的0.7公頃,早造每畝產量502千克;晚造518.5千克。潮陽區關埠鎮巷口村的示范田,早造每畝產量550千克;晚造569千克。潮陽區和平鎮的種田專業戶馬四弟,晚造種植黃華點53公頃(廣東省綜合開發項目),經該區農業局驗收結果,每畝產量544千克。 苗木網,999miaomu.com 2.農藝性狀佳 黃華占全生育期早造140~145天,晚造118~120天,屬中遲熟品種。其分蘗力較強,早生快發,葉色中濃,株型中集,葉片偏長但較厚直,稈壁厚實,后期轉色順調,青枝臘稈谷金黃,植株彈性好,比較耐肥抗倒。穗粒結構好,產量三要素較為協調。每畝有效穗20萬穗±0.5,每穗總粒145~150粒,結實率90%左右,穩定于85%之上,千粒重22~22.5克。株高100~110厘米,穗長23~24厘米。 3.抗病性強 據廣東省農科院植保所接菌鑒定結果:該品種抗稻瘟病,對中b、中c群和總抗性頻率分別為80%、100%、83.9%。抗白葉枯病(2級)。全市各地早、晚造種植,都未見稻瘟病、白葉枯病發生,完全與病圃鑒定的結果相符。其它病蟲害,也表現了較強的抗性。另外,還比較耐寒、抗倒。 4.米質優 根據育種單位提供的理化分析資料可知,該品種出糙率80%,整精米率69.5%,堊白度0.9%,直鏈淀粉17.3%,膠稠度85毫米,長寬比3.4。廣東省糧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則鑒定該品種為“省標”特二級。汕頭市種子站組織有關干部群眾進行評議及品嘗,都認為該品種稻米晶位高;米飯松軟適中,清香可口,而且干飯稀飯均佳,堪稱優質。 苗木網,999miaomu.com 二、栽培技術 1. 趨利避害,安全抽穗 汕頭市的水稻生產特點,是一年兩熟。潛在危險是抽穗期早遇“龍舟水”、晚逢“寒露風”襲擊。為此,做好每一造播種期、插秧期、抽穗期、成熟期等“四期”安排,是至關重要的。該品種應于早造2月15日~20日播種,3月底至“清明”前后插秧,6月上旬抽穗,7月中旬成熟。晚造7月15~20日播種,8月5日~10日插秧,10月5日~10日抽穗,11月中旬成熟。 2.培育適齡壯秧插種前,做好種子消毒工作(2%福爾馬林溶液3小時),然后完成浸種催芽過程。秧田要施足土雜肥,辦田要達到爛、軟、滑、平要求。播種量以每畝20~25千克為宜(大秧),軟盤育秧按本田每畝配種1.5千克計播。掌握適期秧齡,就大秧而言,早造秧齡40~45天,葉齡7.5~8.0片;晚造20~25天,葉齡7~7.5片。 3. 合理密植 我市當前有兩種栽植方式。手插田一般掌握20×18厘米或21×17厘米規格,每畝插植1.6~1.8萬科,每科5~6苗,總苗數10萬左右;拋植田每畝插1.3~1.5萬科,注意均勻拋植。這樣,有利于形成高產的群體結構。 4. 科學運籌肥水管理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以水稻跡地的本田來說,要施足基肥。每畝先施土雜肥1000千克或者漚熟的畜禽糞便100千克,再辦田。辦田后施過磷酸鈣20千克,碳酸氫銨20千克作面層肥。插秧后4~5天施促蘗肥,每畝尿素6~7千克,氯化鉀4~5千克(同施除草劑)。插后12~14天施壯蘗肥,每畝尿素7~8千克或復合肥15千克。以后按不同類型田靈活調控。冬種蔬菜地,早造一般不施后期肥。全期氮肥的施用量,掌握早造前中后期比例為 0.8:0.1:0.1;晚造0.7:0.2:0.1。并要注意n·p·k兼顧,以符合優質栽培要求。 水分管理方面,早造提倡“寸水田青,淺水分蘗,夠苗露田,苗數高峰期適度曬日,水層揚花,干濕交替到熟”的原則。晚造除正常用水外,重點是做好氣候驟變期的水分管理,若遇寒流將至,需及早灌水護禾,保穎。 5. 防治病蟲害 該品種雖然較抗病蟲害,但防治工作還要跟上。一是插秧前施藥補殺流行成災的福壽螺;二是分蘗高峰期主治紋枯病,兼治穗飛虱;三是“守破口”,施藥主治穗頸瘟,兼治稻縱卷葉蟲、三化螟等;四是嚴防后期稻飛虱的為害。具體措施,以當地植保部門的意見為準。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薔薇栽培新法 下一篇:春季苗木出圃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