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栽培與管理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4 11:02 |
銀杏栽培與管理技術 一、銀杏栽培價值 銀杏俗稱白果樹、公孫樹或鴨掌子樹,經第四紀冰川后期僅存于中國,為我國重要特產果樹之一。銀杏樹的綜合利用價值很大。其使用部分為種仁,營養豐富,香糯可口,是高級滋補品和高級菜肴的良好配料,并具有一定的醫用價值,有化痰、止咳、補肺、痛經、止濁、利尿和殺菌等功效。 銀杏樹姿挺拔雄偉,葉面潔凈、秀麗,對煙塵污染具有一定的抗性,并能凈化空氣,病蟲害極少,所以也是重要的風景樹木和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也用以制作樹樁盆景。 銀杏木材材質細軟富彈性,不易變形,為精細工藝品及貴重家居用材,唯成材歷時過長,生產量較少。葉片能提制冠心酮新藥,治療血管系統的疾病;即使落葉,也可供縫制藥枕用。核外肉質種皮可供提煉栲膠,搗爛加水可制土農藥,有殺蟲作用。 二、主要種類和品種 銀杏現僅存一屬一種。此外,還有葉籽銀杏等變種,部分種子生于葉上,種柄合而為一。在植物分類上,銀杏屬于裸子植物。胚珠生產在珠托上,外無子房包被,故成熟時種子外面不具果皮。通常所見核果狀的“果實”,實際上是銀杏的種子。 栽培品種通常根據種實和種核的性狀分為佛手、梅核和馬鈴三類。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佛手類瓶中的種核多呈長倒卵形橢圓形,兩側具棱線而無明顯的翼邊。種仁豐滿,味甘美。 梅核類品種的種核較小,常近圓形,略扁,背腹面常厚薄不均,兩側棱線在距基部不遠處呈橢圓形或仿錘形,側面有棱而翼不明顯。 馬鈴類品種的種核呈橢圓形或仿錘形,側面有棱而翼不明顯。形態介于佛手類和梅核類中間。 三、生長結果習性 銀杏是生長緩慢、接種遲、壽命長的落葉果樹,雌雄異株,常形成干性強、層行明顯的高大樹冠。實生樹樹冠多呈塔形、圓錐形或卵圓形,嫁接樹在缺中心干或中心干生產受阻的情況下,樹冠在生長后期可開始為半圓形或開心形。冠內枝條明顯分成長枝和短縮枝兩類。長枝由枝條先端數芽向上、向外延伸形成,是構成樹冠的基礎。短縮枝是由枝條中、下部的芽先形成葉叢枝,以后每年微弱延伸疊加而成,節間極端,也稱“鱗枝”或“奶枝”。在一定條件下,短縮枝也能抽發出長枝。10年生以下的幼樹,長枝抽發的比例較高,可占總發枝量的70%左右。50年以上的大樹。長枝抽發量銳減,短縮枝的比例顯著增加,可占總發枝量的80%以上,故成年大樹樹冠常較稀疏。有時,老樹或大枝的隱芽也可直接萌生形成短縮枝。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到結實年齡后,銀杏樹的雌花和雄花序即分別簇生在雌雄株的短縮枝上。短縮枝上有葉5——14片不等,一般6片葉以上的粗壯短枝即可形成花芽。花芽為混合芽,頂生,春季抽出極短稍后在葉腋上開花。雌株上的每個短縮枝可接種實2-14個(一般為5-6個)。短縮枝上能否形成花芽與樹體營養狀況及著生短縮枝的基枝的枝齡和生長狀況有關。一般在3-12年生枝齡的基枝上,短縮枝結實最多,以后結實能力即逐步衰減。銀杏的長枝萌芽率極高,初頂端數芽抽生長枝外,其余各節上的腋芽均可抽生短枝,并形成花芽開花結實,從而極易形成大小年。但同一基枝上的短縮枝間有時有交替結實的現象。雄株短縮枝葉腋間著生雄花序,每一短縮枝上可著生4-6個。 四、栽培技術特點 1.繁殖 銀杏樹的繁殖方法,有實生、分株和嫁接等多種,生產上廣泛應用的是分株法和嫁接法。實生法結實遲,所產生的種核小,多用于培育材、果兩用樹,或培育砧木苗。種子冬播或沙藏后春播都可以,每千平方米苗床約需種核600公斤——750公斤。銀杏出苗時子葉不出土,覆土可適當厚些。幼苗生長相當緩慢,夏季高溫時適宜遮陽。一年生苗側根不發達,苗高不過20——30厘米。不宜出圃或供嫁接。一般需要經換床培育2——3年,待苗株高達60——100厘米時方可出圃。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分株是利用銀杏植株基部發生的萌芽,在春季2——3月間萌芽前進行。捎帶有部分老根及須根,有利于成活。分株苗的結實年齡早于結實苗,但也需10年左右。分株苗加以培育后,可是接定植于田間,也可以用做粘木,再行嫁接。分株時宜多選自雌株的根。銀杏的扦插成活率比一般容易生根的樹種低,但用扦插法繁殖可以節省種子,擴大苗源。扦插方法分硬枝扦插和綠枝扦插。硬枝扦插選用一年生枝條作插穗,剪成20厘米左右,下端削成馬耳形,用百萬分之三十到百萬分之五十奈乙酸溶液(生根劑的有效成分)處理12——24小時,或用百萬分之五十ABT-1號生根粉浸1小時,然后扦插,入土深度10厘米左右。 用嫁接法繁殖的銀杏樹結實最早,且樹體較矮,便于管理。過去產區多用大砧高干嫁接,此法不利于大量快速育苗和建園。目前生產上多推廣小苗嫁接,即用2——3年生砧木苗,在距離地面30厘米——50厘米的較低部位嫁接,以一年生枝作結穗。具體的嫁接方法主要有劈接和皮下接兩種。嫁接期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 2.栽植和管理 成片栽植銀杏的園地,宜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開闊地,凡低洼潮濕、鹽堿重和土壤粘重處都不宜建園。栽植距離一般可按4米——5米株行距,如實施計劃密植的可進一步縮小株行距。興建的銀杏采葉園則實行高度密植,株行距僅0.7——1米。四旁零星栽植的銀杏樹,多能形成大樹冠,株行距可擴大到6——8米。銀杏根系受傷后恢復生長慢,樹苗越大,恢復生長的時間愈長。栽植移苗是要盡可能少傷根系,以免拉長緩苗期,影響生長和結實。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銀杏樹生長緩慢,加強土壤肥管理,可加速生長,根據樹體生長情況初酌情量增施基肥外,在萌芽前追肥1-2次,以促進新梢生長,株施復合肥0.8公斤——1公斤或澆施腐熟人糞尿。銀杏忌濕澇,雨季應注意地面排水。 五、主要病蟲及其防治 危害銀杏的病蟲害不多,主要有葉枯病和干腐病,均為真菌性病害。葉枯病可用25%的多菌500倍藥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600倍藥液在生長期噴霧2-3次,并及時掃除落葉燒毀。干腐病可用25%的多菌500倍藥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600倍藥液、240倍波爾多液在生長期交替使用2-3次。 主要害蟲有天牛、大袋蛾、薊馬和銀杏超小卷葉蛾。薊馬危害銀杏幼嫩葉片,可在生長前期噴2.5%的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20%的速滅殺丁乳油3000倍液,也可用40%的樂果或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進行防治。超小卷葉蛾幼蟲初夏綴葉蛀蝕短縮枝,可人工摘除蟲苞、卷葉、,在成蟲發生期掛糖醋罐誘殺,或噴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
上一篇:銀杏栽培技術 下一篇:銀杏樹怎樣栽培?|銀杏樹栽培技術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