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紫羅蘭溫室栽培種植指南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fā)布時間:2013-07-28 06:29 |
非洲紫羅蘭是室內環(huán)境下長期開花的佼佼者,有室內植物皇后的美稱,是世界著名的小型室內花卉,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在世界各地廣為栽培。我國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量引進和繁育,現已成為我國市場較為普遍的盆花。國外的非洲紫羅蘭每年不斷有新品種或雜種問世,現已有上萬個品種,它是花卉上植株嬌小、種類多、花期長的重要室內觀賞植物。 形態(tài)和習性 非洲紫羅蘭又名非洲堇、非洲紫苣苔、圣保羅花等,屬苦苣苔科(Gesnerlaceae)常綠草本植物。原產于熱帶東非,發(fā)現者為Sa~ntpaulia,故以他的名字命名,其學名為Saln∞aulia ionantha。非洲紫羅蘭植株一般株徑約1 5 cm~20 cm,全身嫩肉質狀并密被白絨毛,具極短的地下莖。葉片輪狀平鋪生長而組成蓮座狀,葉型及葉色因品種的不同,有匙形、波浪形、心形、長形、圓形、卵形、卷邊形及斑葉等。花型及花色更豐富,花型有重瓣、半重瓣、單瓣、皺瓣等,一年四季都能連續(xù)開花不斷。花朵頂生或交錯對生,花色幾乎涵蓋了各種顏色,花瓣上又有噴點、鑲邊、縞花和條紋花等。 非洲紫羅蘭原生種主產東非大陸的海岸地區(qū),主要分布在坦桑尼亞和肯尼亞,多生長于海拔600 m~1000 m左右的石灰?guī)r或片麻巖的山地溪旁石壁上,地處環(huán)境陰濕,腐植質豐富,四季如春。植株既怕冷又怕熱,適溫18℃~24℃,16℃以下生長緩慢,葉片硬化,下垂,易生霉病,也不耐干燥及強光暴曬,低于10。C以下,易受凍害,葉片邊緣及嫩葉枯焦,連續(xù)5℃以下植株枯死;27℃以上,植株徒長,開花極少,且花朵容易枯殘,連續(xù)高溫超過35℃,植株易腐爛而死亡。在生長過程中如肥料不足,則開花減少,花朵變小。但忌濃肥、生肥,否則整株易死亡。栽培基質宜選用排水性及透氣性良好,且不易腐爛的基質,pH值在5.5~6.8之間。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繁殖方法 非洲紫羅蘭的繁殖方法有播種、扦插、分株和組織培養(yǎng)。一般規(guī)模化生產中主要采用扦插和組培的方法。 扦插 非洲紫羅蘭可進行葉插繁殖,十分簡單,每年春、秋選取較健壯的葉片,將葉柄從植株基部切下,留葉柄長約2 cm~3 cm,斜插入珍珠巖、泥炭苔、蛭石混合的介質苗床中,深1 cm~2 cm,勿使葉片之間互相接觸。插后澆水并 注意遮陽,同時保持較高的濕度,在20℃~25℃的溫度下,約3周左右開始生根,6周~8周后葉柄基部長出數棵小苗,此時扦插的葉片及時除去,以防止其遮光,蓋住小植株。當每株小苗約長出4、5葉時,就可分開種植。扦插的幼苗,一般種植后到開花約需4個~6個月。另外,如在葉柄切口處涂上生根激素,效果更好。 組織培養(yǎng) 非洲紫羅蘭一般一株宜觀賞2年~3年,栽培太久易出現葉小花小、花期短、畸型生長等現象,因此需不斷繁殖新株。利用組織培養(yǎng)方法的繁殖以選取生長健壯的植株上采直徑1.0 cm一1.5 cm的幼嫩葉片作為外植體,采用MS+6一BA 0.1~1.0 mg,L+NAA O.1~O.5 mg/L培養(yǎng)基,愈傷誘導率在20%以上;采用MS+6一BA 0.1~1.O mg/L+NAA0.1~0.5 mg,L+GA O.1~1.0 mg,L培養(yǎng)基,可對芽的生長及增殖效果較好;采用1/2 MS+NAA 0.1~0.5 mg/L或lBA 0.1 mg,L或IAA O.1NO.5 mg/L,能在20天內生根率可達97%以上。生根壯苗1個月左右長成完整植株可出瓶栽培,試管苗出瓶時可在消毒后的珍珠巖:泥炭土=3:5的基質中馴I苗。定植一個月左右可上盆,上盆后約3個月-4個月能開花。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播種繁殖 非洲紫羅蘭在自然情況下開花后種子不易形成,因此必須進行人工授粉,授粉后一般經過6個月~9個月成熟,采取的種子可在春秋兩季進行播種,但以9月~10月份播種較佳,幼苗長勢健壯,翌年春天即可開花。若在早春二月播種,到8月份可見花,但高溫酷熱期不好過,往往長勢細弱病害發(fā)生較多。非洲紫羅蘭的種子細小,播種宜在溫室內用穴盤點播,播種介質以泥炭土:珍珠巖=5:3,播后不必覆土,但是為了保證發(fā)芽所需濕度,可以在穴盤面用塑料薄膜覆蓋,一般在20℃-5℃的溫度下,15天~20天即可發(fā)芽,兩個月左右可定植上盆。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都常用于家庭栽培時采用。成熟植株在栽培一段時間后會從基部長出數個腋芽,芽長大后會造成葉片過密,株型不佳,不易開花等現象,應用利刀切下,分株時應注意不要弄斷過多葉片。切下后需蘸生根素栽植于新盆中。分栽的新株2個月~3個月即可開花。 栽培技術要點 種植非洲紫羅蘭在上盆后,可將盆緊密放在溫室苗床上進行為期5周~6周的養(yǎng)護。養(yǎng)護過程中必須提供適宜的光照、溫度,以保證其茂盛、整齊的長勢。當花蕾伸到葉面上后,需要挪動花盆,使花蕾間有一定的間距,5周~6周后大概有5朵花開放時即可上市銷售。下面,筆者就近年來種植非洲紫羅蘭的栽培實踐,介紹高品質非洲紫羅蘭的栽培技術要點。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花盆及基質 非洲紫羅蘭的根系比較淺,選擇花盆的大小以淺盆為好,大小適中的花盆不但可令植株不會因澆水過度而引致病害或基質太多而導致儲存過量水份使根部失去吸收能力。花盆可選擇價格便宜的塑料盆,盆身比較輕及易于清理,又不會積聚化學鹽于盆邊。當植株長大之后,需要移植至較大的花盆令其繼續(xù)生長。應每次遞增小于一寸直徑的花盆,使其逐步適應,切忌在一夜之間由小盆轉到一個很大的盆,引致植株無法適應而生病。非洲紫羅蘭的根不但淺而且還非常幼細,所以基質要求疏松,使根能夠容易穿過基質吸收空氣及養(yǎng)分。一般采用經消毒的無土栽培基質,以泥炭土、蛭石、珍珠巖按1:1: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許長效緩釋肥作基肥配成。基質pH值在5.5-6.8之間,在定植盆中時,注意不要將幼苗種得太深,進溫室前,要注意溫室內滅菌的消毒,避免傳播病菌危害植株。 溫度 非洲紫羅蘭在13℃-28℃的范圍內正常生長,最適日間溫度為21℃-24℃,夜間溫度不低于16℃為宜。在盛夏時也要盡可能將溫度控制在28℃以下。當環(huán)境溫度很高時,溫室里要適當給予遮陽和需要使用風扇及其它的降溫系統。冬季溫度最低不得低于1 O℃,否則易使植株受凍害,進而嚴重危及其生存。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光照 非洲紫羅蘭為喜蔭植物,在溫室里不需陽光直接照射,只需要散射的光線即可,一般在1000 Ix-1200 l×的光照才能茁壯地生長和繁花盛開。夏季光照過強時,應注意進行遮陽,否則植株葉片會變黃白色或有燒焦的癥狀。當然遮陽率不能太大,如果植株缺乏光照,會出現植株葉柄細長,葉片又大又薄,花量減少甚至無花著生。冬季陽光可直接照射。如果陰天陽光無法照射,可人工補充光照,用植物補光燈照射,每天14 h-l8 h,可使其正常生長,植株更加健壯。另外,非洲紫羅蘭葉片有趨光性,因此要定期轉動花盆,使葉片生長勻稱,以保持株形美觀。 水分 非洲紫羅蘭本身又有一定的抗旱性,因此每周澆一次透水即可,以防止積水導致爛根死苗。澆水的溫度應略高于環(huán)境溫度,否則水溫低于葉面溫度時極易積水而使葉面呈黃斑,影響植株的觀賞價值。較安全的水溫為14.6℃~19.1℃。非洲紫羅蘭葉片具絨毛,水澆到葉片上會引起斑腐病,故不宜在葉片上澆水。最佳澆水以灌溉方式是采用從底部吸收水分的毛細管墊法,水分從盆的底部進入基質,以避免水珠落在葉片上,也避免了葉片的病變。非洲紫羅蘭在生長期和花期都喜歡較高的相對濕度,最理想的濕度為50%-80%,過低不利于生長,過高易使根部腐爛和葉面感染病菌。在夏季由于溫度和光照強度較高,需要盡量提高空氣濕度,增加濕度的方法有冷卻蒸氣、在地面灑水等方法,以保證植株夏季穩(wěn)定的生長速度。冬季溫度低于1 0℃時要防止對葉面噴水,并應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況。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肥料 非洲紫羅蘭為輕度需肥植物,需薄肥勤施和均衡的營養(yǎng)。剛上盆種植的幼苗不能施肥,待到2周-3周后當新根長到花盆的邊緣和底部后才可以施肥。施用的液體肥料中鹽分濃度要低,氨元素稍高、銨態(tài)氮和尿素要低,可選用15-16-17、14-12-14或15-15-15商品肥。施用濃度為100 ppm-1 25 ppm,每周要用清水淋溶一些鹽分。幼苗基質中可溶性鹽含量保持在0 8 ms/cm N0 9 ms/cm即可,上盆6周后提高到1.2 ms/cm-1.4 ms,cm,直至開花時都不應高于1.7 ms/cm。澆肥時要從花盆邊緣施入,切勿將肥液沾在葉面上,否則極易引起葉面腐爛。疏芽長到10片~1 2片葉時開始出現腋芽。腋芽生長較快,消耗大量營養(yǎng),不僅使株形雜亂,更嚴重的是植株不開花,因此要及早除去腋芽。當腋芽長到0.5 cm-1 cm大小時,用鑷子撥除。疏芽時注意不要誤將花芽去除,也不要傷葉。在花期,也需不斷去除腋芽,以確保花芽的生長。另外,非洲紫羅蘭花莖和葉片一樣有向光性,因此要定期轉動花盆,以使花朵居中,株形整齊美觀。病蟲害的防治溫室栽培非洲紫羅蘭較少出現病蟲害。對其病蟲害防治建議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病害主要有葉斑病、白粉病、疫病、軟腐病、白絹病等。葉斑病由真菌引起的葉部病害,嚴重則會使整株感染病斑并逐漸蔓延到其它植株上,高溫或通風透氣不良的溫室易發(fā)生病重,因此噴藥防治在發(fā)病初期用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500-700倍液進行噴灑,7天一1 O天一次,連續(xù)噴霧2次-3次;白粉病多在雨季或高溫多濕時容易發(fā)生,使葉片披上白粉層,當該病一般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失,可以及早噴藥預防,用粉必治700-900倍液噴灑防治,還可用硫磺粉熏蒸,效果也很好;疫病通常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容易發(fā)生,苗期到成株期均有發(fā)病,病癥呈褐色水漬狀,潮濕時病葉擴展并組織干枯。一旦發(fā)生要嚴格控制澆水,并及時進行去除病葉、病株,同時要避免由上而下噴水,發(fā)病初期就要噴藥保護,如甲霜靈、殺毒礬、可殺得等800倍液,每隔7天~10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次-3次:白絹病的患病部主要在非洲紫羅蘭靠近地面部分,發(fā)生白色的菌絲,腐敗后有褐色或黑色菌核,造成植株生長不良以至全株枯萎。一旦有白絹病的病株,初發(fā)時可用莖切法作莖插來繁殖新株,病癥嚴重的整株棄去并燒毀。預防可以使用五氯硝基苯對基質進行消毒,定期噴50%復方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其它含銅制劑等作日常保護;軟腐病常發(fā)生在過于潮濕的環(huán)境,發(fā)病時葉面、葉柄、花莖上出現水漬狀斑,而后組織變軟,最后萎蔫而腐爛。發(fā)生此病應剪掉病葉,剪口可涂硫磺粉或多菌靈,并對植株噴多菌靈、百菌清等殺菌。預防平時應注意通風,使氣溫和濕度適中,定期噴灑波爾多液、農用鏈霉素等。枯萎病屬細菌引起的病癥,發(fā)生嚴重時植株會萎蔫并使整株死亡,所以一旦發(fā)生比較難治療,應以預防為主,要減少澆水量并及時將感病的植株移出溫室銷毀,以防萬一病害還會侵染其它植物上。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蟲害應注意及時噴藥防治,在新葉期如有螨蟲的危害,可用專門殺螨劑的藥劑殺除,如齊螨素、蟲螨克、螨死凈、克螨特等。在高溫季節(jié)易發(fā)生蚜蟲、介殼蟲和薊馬,可選用撲虱靈2000倍液或3000倍溴氰菊乳油等進行殺滅。發(fā)現有蝸牛和蛞蝓時,可在地面撤石灰或噴1 000倍液的敵敵畏,或者用“蝸立殺”、 “滅蝸力”,對蝸牛的誘殺效果相當好。 李春華,李天純(江蘇省東臺市三倉鎮(zhèn)224235) |
上一篇:菊花的采收加工 下一篇:清新雅逸-白紋草的栽培管理(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