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的豐產群體結構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6:01 |
培養好豐產的樹體結構,就打好了優質豐產的基礎,但為獲得連年穩定均衡的產量,還必須在良好的樹體結構基礎上,培養好豐產的群體結構。 豐產蘋果樹的群體結構,是指在單位面積上,組成果園群體的一些基本因素,如營養面積利用率、樹冠交接率、單位面積上的總枝量、總葉量、葉面積系數和花枝率等,都能保持適當的比例,并長期得以保持。據煙臺調查,豐產群體結構指標:覆蓋率75%左右,不超過 80%,株間樹冠不交接或雖然略有交接,但不超過20厘米;枝量150萬~225萬/公頃;葉面積系數3.5~4.0;樹冠體積1200~1500立方米。樹體結構指標:低干矮冠,冠形扁圓,樹高一般不超過4.0米,冠形指數0.5~0.8;主枝少,側枝適量,角度開張;主枝5~6個,側枝12~16個;第1層主枝的角度60~70度;葉幕成層,通風透光;葉幕2~3層,葉幕間距60~80厘米;枝量適中,枝質健壯。單株平均枝量:冠徑4.0米的,不超過3500條,冠徑5.0米的,不超過5000條,冠徑6.0米的,不超過8000條。在總枝量中,短枝和葉叢枝占總枝量的80%~90%,中、長枝10%~20%,一二類短枝占總枝量的 70%~ 80%;短枝平均葉面積達到或大于 100平方厘米。 蘋果樹豐產群體結構的主要指標: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1)營養面積利用率高,樹冠交接幅度適當據調查,豐產蘋果園的營養面積利用率,平地一般不低于 75%,不超過 80%;寬幅梯田可達 90%,窄幅梯田還可適當大些。營養面積利用率的高低,與果實產量是成正比的。但超過一定限度之后,由于相鄰兩株間相互遮蔭,對果實質量、產量,又易產生不良影響。據對山東、河北等蘋果產區調查,在以中冠型為主的蘋果園中,營養面積利用率以 75%左右為宜。適宜的營養面積利用率,往往是和樹體的整齊度相聯系的。在一個果園中,樹相越整齊,營養面積利用率也越高,質量、產量也有保證。營養面積利用率,通常是和栽植密度、枝葉總量、樹相以及立地條件和管理水平密切相關的。適宜的營養面積利用率,是優質、豐產的外觀標志,也是優質豐產的基礎。因此,在整形修剪過程中,對幼齡果園,要盡快提高其營養面積利用率;對進入盛果期以后的大樹,則應通過修剪,維持其最適宜的營養面積利用率。而進入盛果期以后的蘋果園,樹冠往往容易交接,但只要不超過 20%,相互之間的影響是不大的。據調查,營養面積利用率和樹冠交接率之間是相關的。當營養面積利用率接近 80%時,樹冠便開始交接,此時的產量最高,也最穩定;當營養面積利用率高于 100%時,樹冠交接率便大于 20%,這樣便易造成枝葉密集,群體光照不良,導致減產和果實質量下降,特別是對紅色品種的影響更為顯著。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枝量充足,分布均勻從生產實踐中看到,在長勢穩定的豐產蘋果園中,每生產1000千克蘋果,需要2萬個左右的枝量,才能保證所需營養。每公頃蘋果園的適宜枝量,約為150萬~225萬條。平地和寬幅梯田上,枝量宜適當少些;山地窄幅梯田果園的枝量,可適當多些,但也不宜過多。枝量超過300萬條/公頃以后,會因枝葉量過多,樹冠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枝、葉質量下降,無效短枝增多,營養積累不足,內膛枝組衰亡,導致質量、產量下降,影響經濟效益。 豐產群體結構,除要求充足的枝量外,還應保持健壯、穩定的長勢,其指標是:外圍新梢年生長量達30~40厘米,枝條粗壯、充實;短枝率維持在總枝量的 80%~ 90%,其中一、二類短枝達 70%以 上,短枝的平均葉面積達到或大于 100平方厘米;花芽健壯、飽滿,這是維持成齡果園長期優質、豐產的基礎。對這類果園進行修剪時,應適當加重對骨干延長枝的短截,并剪截在飽滿芽處;清理外圍枝頭,不能多頭延伸;修剪量要穩定;冬剪的枝芽量,控制在 30%左右;注意調節結果枝和營養枝的比例,使其保持在1:3左右;維持骨干枝的適宜開張角度。對開張角度過大的骨干枝,可利用背上斜生枝當頭的辦法,抬高其角度,對梢角返上開張度小的骨干枝,可采用墜、拉等辦法予以開張。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總葉量多,葉面積適宜葉面積的大小,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和產量的高低呈正相關,但這并不是說,葉面積越大產量就越高。據調查,每公頃果園的總葉量超過2550萬片時,便會相互遮蔭而影響光照,降低光合效能,減少營養積累。那么,每公頃果園的總葉量以多少為適宜呢?調查結果表明,以保持1950萬~2550萬片為宜。但果園立地條件不同,總葉量的多少可以有所區別,坡地和山地窄幅梯田果園的每公頃總葉量,可以達到3000萬片,平地果園不宜超過2550萬片。適宜的葉面積系數,宜保持在3.5~4.0。 從生產實踐中看到,每個蘋果必須擁有一定的葉面積,才能達到各品種應有的單果重量。據調查,每個蘋果平均擁有500~800平方厘米葉面積時,一般品種均可達到應有的單果重量:國光140~160克;金冠160~200克;新紅星150~200克;紅富士200~300克。 樹齡不同,品種不同,立地條件不同,葉果比和枝果比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葉果比以30~40:1,大型果50~70:1,枝果比以3~5:1為宜。 (4)花量充足,坐果適量在栽植密度適宜,枝量適中的前提下,花枝保持在30%以 上,花朵坐果率保持在 20%以上,每公頃結果枝留量45萬~75萬個,適宜的留果量:國光45萬~60萬個/公頃,金冠37.5萬~45.0萬個/公頃,元帥系45.0萬~52.5萬個/公頃,紅富士30.0萬~37.5萬個/公頃。根據遼寧省果樹研究所及日本對紅富士蘋果疏果的研究,紅富士的枝果比,均認為以5:1最為適宜。在日本的不同地方還針對不同樹齡,提出了相應的留果標準和產量目標。長野縣對3~5年生M26中間砧富士的留果標準:每株留果10~60個,株產3~20千克,產量 4050~25050千克/公頃; 6~10年生樹的留果標準是:每株留果70~140個,株產22~45千克,產量27000~55050千克/公頃;10年生以上樹的留果標準是:每株留果125~140個,株產40~45千克,產量49950~55050千克/公頃。 苗木網,999miaomu.com 維持合理的樹體和群體結構,首先要維持樹冠有一定的大小,既要注意避免因長勢減弱而加重修剪,造成樹冠縮小,覆蓋率降低,結果體積減少的弊端,又要防止骨干枝無限延長,增加樹體交接,果園覆蓋率過大,從而出現通風透光不良的后果。為克服上述不良現象,應注意對骨干枝的縮放修剪,使果園覆蓋率長期穩定在 75%左右,保持骨干枝適宜的開張角度,和枝組的健壯長勢,保持60~80厘米的葉幕間距,使冠內通風透光良好,上下和內外的枝組長勢均衡,成花結果良好。通過穩定修剪量和結果量,穩定總枝量、枝類組成和枝質。 通過細致修剪,維持和復壯枝組的生長結果能力,是山東省威海蘋果產區的修剪經驗之一。在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不高,肥力又偏低的情況下,通過細致修剪,可以維持和復壯枝組的生長結果能力,保證連年優質、豐產和高效益。 細致修剪,主要是對枝組的修剪,并不是加重修剪量,而是通過疏弱留強,減少無效枝,調整花量,和抬高枝組角度,維持全樹的健壯長勢,穩定結果枝組的結果能力。 具體修剪時,對中型結果枝組,一般采用留壯枝疏弱枝,抬高枝組帶頭枝角度,對枝組后部分枝進行較重短截,疏去過多花芽,嚴格控制結果枝與預備枝的比例等辦法;對小型結果枝組,除采用中型結果枝組的修剪辦法外,還可采用疏弱芽、留壯芽和部分枝組不留花芽,使枝組間輪流結果的辦法;對大型結果枝組上的中、小型結果枝組,可分別采用上述處理中、小型結果枝組的辦法(附)。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附:蘋果樹田間結構標準 (DB/3700; B31011-90) 1.群體結構 1.1覆蓋率:果園投影覆蓋率須達70%~80%。 1.2透光度:樹冠投影下的花蔭照光面積比值為10%~25%。 1.3樹冠總體積:每公頃18000~22500立方米。 1.4總枝量:每公頃150萬~187.5萬條,冬剪留枝量105~120萬條。 1.5單位空間枝量:平均1立方米樹冠體積內,頂芽枝75~90條。 1.6單位樹冠投影面積枝量:每平方米投影面積內,頂芽枝160~210條。 1.7葉面積系數:適宜葉面積系數3左右,不低于2.5,不超過3.5。 1. 8花枝率:以頂花芽計,有花芽枝占總枝量的 30%左右。 1.9單位面積總果量:大型果品種每公頃18萬~30萬個,小型果品種每公頃24萬~42萬個。 2 樹體結構 2.1樹體:干高40~60厘米。樹高4.0米左右,不超過4.5米。冠高3.5米左右,不超過4.0米。樹冠半圓形或扁圓形,冠形指數0.5~0.8。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2主枝 2.2.1主干疏層形5~6個,第1層3個,基角60~70度;第2層1~2個,基角60度;第3層1個,基角50~55度。 2.2.2開心自然形3~4個,基角40~45度。 2.3側枝:全樹16~20個。第1層主枝的第1、2側枝為背斜側,開張角度80~90度。其他側枝均為平側。 2.4層間距:主干疏層形第1至第2層的層間距為90~120厘米;第2至第 3層的層間距,為 60~80厘米。 2. 5控制枝:插空選留。其上枝組數量占全樹枝組總數的 20%~40%。 2.6單株枝量:冠徑4米的,枝量2500~2700個;冠徑5米的,枝量4000~4500個:冠徑6米的,枝量5000~7000個;冠徑7米的,枝量7500~8000個。 2.7枝類比:粗壯的一類中、短枝占總枝量的40%。 2.8葉幕:全樹葉幕分2~3層。主干疏層形的第1層葉幕,由1層主枝上第1、2側枝的枝葉組成;第2層葉幕,由1層主枝的外圍枝葉和第3、4側枝上的枝葉構成;第3層葉幕由1層以上主、側枝上的枝葉構成。 2.9葉幕厚度:以主枝中部為準,厚度60~80厘米。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2.10葉幕間距:以主枝中部為準,間距為60~80厘米。 |
上一篇:蓖麻綜合高產栽培技術 下一篇:從花葉芋的秋后管理說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