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盆景藝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5:44 |
香港由于地域狹小,自然資源極為有限,所用樹種、石材基本上從外地運人。在氣候方面與廣東基本相同,宜于植物生長,所以,造型技法采用蓄技截干,修剪為主,蟠扎為輔,其藝術風格源于嶺南派,但又有自己的特色:瀟灑蒼勁,富于變化。 對香港盆景藝術風格的形成與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伍宜孫,是位銀行家,祖藉廣東,也許因為出身園藝世家,得先人的真傳,對盆景情有獨鐘,研究極深,有許多獨到之處。每到工余,潛心藝事,百煉千錘,精益求精,師法傳統而不拘泥于傳統,銳意創新而又萬變不離其“宗”,所創作的樹樁盆景,無不立意深邃,布局簡潔,依樹坯之天然形態造型,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雖由人作,宛若天開。其作品曾于一九六八至一九七零年連續三年榮獲香港市政局花卉盆景展覽比賽全場冠軍獎。并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二年應邀在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主講盆景藝術。鑒于世界各國在盆景藝術上多取法日本,伍宜孫從一九六七年起,以科學理論編撰專著,為盆景藝術辨本求原,以正國際視聽,宣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近三十年來,隨著國際盆景藝術的日趨盛行,伍宜孫多次應邀出席參加各種國際盆景藝術會議或展覽,蜚聲世界盆壇。一九八一年,美國《Bonsaijournal》雜志,對伍宜孫的盆景技法和盆景作品作了全面評價,影響深遠。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香港的青松觀,可以稱為香港盆景的收藏寶庫,有盆景一千多盆,其中不乏能代表嶺南風格的珍品,既有孔泰初的雄渾道勁,也有三元官的瀟灑飄逸,還有素仁和尚的高雅含蓄,但更注意在造型上的創新,追求清、奇、古、怪,尤其在奇與怪上下功夫,創作了一批別出心裁的盆景佳作。青松觀的盆景非常講究景。盆、架的完美統一,現內有一座面積幾百平方米的閣樓,珍藏著三四百件大大小小、形狀不同的明、清古盆,這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為了達到盡善盡美的藝術效果,觀里不惜巨資,為三百多件盆景作品配以清一色的造價昂貴的酸技幾架。更難得的是,青松觀經常舉辦大型盆景展覽,每次展覽耗資高達數十萬港元,但一律免費參觀,不收門票,其著眼點不在經濟效益,而完全為了擴大盆景藝術的社會效益,促進盆景藝術的發展,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 |
上一篇:提高大規格苗木成活的種植方法 下一篇:大麗花球根的越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