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無土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2 11:26 |
非洲菊無土栽培技術
非洲菊又名扶郎花,1878年英國人雷蒙首次在南非的德蘭士瓦地區發現,1887年英國人詹姆遜引入英國,以后逐漸推廣至世界各地。,現栽培韻均為通過大量的雜交工作選育出的品種,其產量和觀賞性均有大幅度提高。由于非洲菊花朵碩大,花枝挺拔,花色艷麗,產量高,花期長,栽培管理容易,現已成為世界著名的切花種類,在國內外均有廣泛栽培。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一)生物學特性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形態特征 非洲菊為菊科大丁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全株具毛,株高40~60cra,根莖部位能分枝。葉基生,長橢圓狀披針形,葉緣羽狀淺裂或深裂,裂片邊緣具疏齒,·圓鈍或尖,基部漸狹。頭狀花序基出,單生,花徑10~14cm,花梗長。外輪舌狀花大,倒披針形,先端略尖,1~2輪,也有多輪的重瓣品種,花色豐富,有白色、粉紅色、淺黃到金黃、淺橙到深橙色、淺紅到深紅色等;內輪筒狀花極小,也有較發達的托桂花品種,筒狀花花色通常有綠色、黃色或黑色等。 2.生態習性 非洲菊性喜冬季溫暖、夏季涼爽、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環境,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且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土壤以pH6.0~6.5的微酸性為宜,不耐鹽堿性土壤。對日照長度不敏感,在強光下花朵發育最好。生長期最適溫度為晝溫20~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二)養殖方法 用組培、分株或播種養殖。切花生產上現多以組培方法養殖,既可大量、快速養殖種苗,又可解決品種退化問題,且植株的生長勢強、產量高。組培常以花托作外植體。 非洲菊也可分株養殖,分株苗開花早,但生長勢弱于組培苗,且長期分株養殖,易出現退化現象。分株一般在4~5月進行,切離的單株應帶有芽和根。 播種養殖多用于育種和盆栽品種的養殖,因其種子壽命短,采種后應即行播種,發芽適溫20~25℃,約2周發芽,出芽率一般為50%左右。 (三)無土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 非洲菊品種豐富,按栽培方式可分為切花品種和盆栽品種;按花色可分為紅色系、粉色系、黃色系、白色系、橙色系等品種;在切花栽培上,常根據花瓣的寬窄分為窄花瓣型、寬花瓣型、重花瓣型與托桂型。目前國內栽培品種大多引自荷蘭,較多品種是荷蘭Terranigra的Terra系列。常見品種有紅色系的Terra—visa、Terra-maxima、Terra-mor、Terra-monza、Terra-cerise等;粉色系的Terra—pastel、Terra—metro、Terra—florida、Terra—queen、Terra-royal等;黃色系的Terra-mix、Terra—olympic、Terra—sun、Terra—fame、Terra-pmva等;白色系的Terra-mint、Terra-nivalis、Terra-calypso等以及橙色系的Terra-corso、Terra-nutans、Terra-kim等。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栽培方式與定植 非洲菊的無土栽培可采用巖棉栽培、也可用其他基質通過栽培床或盆栽方式進行栽培,栽培基質通常采用陶粒、泥炭、蛭石、礱糠、珍珠巖、河砂、鋸木屑、爐渣等,栽培床寬100~ 非洲菊的定植密度應視品種、栽培模式等有差異,一般定植密度為8—12株/m2,株行距多在25cmX35CITI左右。定植時間以春、秋兩季為好,氣候適宜,便于緩苗。因春季定植后,當年秋、冬季產銷旺季即可產花,故生產上又以春季栽植較為普遍。非洲菊的栽植深度應以植株不倒伏為度,盡量淺植,一般要求根頸部位露出基質表面1.0~1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環境調節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溫度 在種植初期,較高的溫度可以促進植株的生長。較適宜的溫度為白天 (2)濕度 非洲菊較喜濕潤基質和較干燥的空氣濕度,生長期應充分供給水分。但澆水時應注意,勿使葉叢中心著水,否則易使花芽腐爛,尤其在夏季高溫悶熱天氣或冬季低溫生長緩慢時。因此,非洲菊應予避雨栽培,如有條件,最好利用滴灌設施供應水肥。空氣濕度不超過70%~80%是較適宜的,如果過高會造成花朵畸形,并且增加病害的發生。夏季由于溫度高、光照強,往往會加大植株的蒸騰作用,導致土壤干燥、植株缺水,應及時補充水分,同時應予遮陽。秋季氣溫下降,植株蒸騰減少,但生長旺盛,此時仍有較大的需水量。而冬季植株生長緩慢甚至進入休眠或半休眠狀態,要注意減少澆水,降低空氣濕度。冬季澆水最好在早上進行,以保證晚上低溫時保持較低的空氣濕度。 苗木網,999miaomu.com 4.營養液及其管理 營養液的配方如表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營養液和水分的供應多采用滴灌方式,由于非洲菊喜較干燥的空氣環境,故較少用噴灌方式進行水分的營養液的濃度和供應量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定植初期,濃度低而量小旺盛生長期濃度高而量大。每日供液4~6次,平均每株日供液400~600ml。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要定期測定基質的pH、ECo根據測定結果,對營養液進行調整。定植初期,營養液EC約為1.5mS/cm;隨著植株生長,可逐漸提高到2.0~2.5mS/cm;夏季高溫時,由于水分蒸發量大,營養液濃度應適當降低,EC不超過2.0mS/cm。此外,營養液的pH應調整在5.5~6.5左右。 此外,也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采用噴施0.1%~0.5%的尿素、磷酸二氫鉀或低濃度硼酸等進行葉面追肥。 苗木網,999miaomu.com 5.植株管理 (1)剝葉 非洲菊切花生產中,為平衡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避免因營養生長過旺導致開花少、花質量下降的情況,同時也為改善群體的通風透光條件,常需要進行剝葉。剝葉時應注意以下方面:①先剝除病葉與發黃老化葉片。②留葉要均勻分布,避免葉片重疊、交叉,通常成熟植株保留3~4分株,每分株留功能葉4—5片。③植株中間如出現過多密集生長的小葉,而功能葉較少時,應適當摘去部分小葉,以控制營養生長,并使花蕾充分見光,促進花蕾發育。 (2)疏蕾 疏蕾的目的是控制生殖生長,提高切花質量。首先,在幼苗階段,為保證植株生長,培養營養體,以利于后期成齡植株開花,應疏去全部花蕾,直至植株具有5片以上功能葉。其次,在成齡植株開花期,為保證切花質量,也應該疏去部分花蕾。 6.病蟲害防治 非洲菊常見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白粉病、褐斑病;常見蟲害有紅蜘蛛、潛葉蛾、白粉虱、薊馬等。尤以病毒病和紅蜘蛛危害最為嚴重。 (1)病毒病 葉片上產生褪綠環斑,有些褪綠斑呈櫟葉狀,少數病斑為壞死狀,嚴重時葉子變小、皺縮、發脆。有些品種還表現為花瓣碎色,花朵畸形,花色不鮮艷,病株比健康株矮小。病原為煙草脆裂病毒。該病毒通過昆蟲傳播,往往成片發生。防治方法:①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或拔除病株并帶出田外深埋或焚燒,以杜絕傳染源。②注意蚜蟲、線蟲的防治,控制病害的傳播和蔓延。 (2)紅蜘蛛 紅蜘蛛多數以成蟲或若蟲在嫩葉背面及幼蕾上吸取汁液為害。被害嫩葉的葉緣向上卷曲,光澤增強,葉肉質變脆,被害花瓣褐色,萎縮變形,失去觀賞價值。紅蜘蛛發生高峰多在5月或7~9月溫度高、氣候干燥的時候。低溫及濕度大時,危害顯著減輕。防治方法:①及時剝除受害葉、花蕾,集中燒毀o②選用殺螨劑進行噴霧防治。紅蜘蛛易產生抗藥性,農藥宜交替使用。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菊花無土栽培技術 下一篇:香石竹的無土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