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小麥春季管理技術要點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5:43 |
晚播小麥相對于華北地區而言,是指冬前積溫低于500℃播種的小麥,大多于寒露以后播種,冬前只能長出3~4片葉,分蘗很少發生或沒有發生。晚播麥次生根很少,吸收能力較差,養分積累不足。因此,晚播小麥除了在播種時注意“四促一補”措施外,春季管理尤為重要。 晚播小麥的春季發育特點晚播小麥在春季氣溫回升后,穗分化進程快,持續時間短,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的建成生長速度快,與適期播種的小麥同時進入拔節期,偏春性品種表現得更為明顯。由于晚播麥冬前分蘗少或無分蘗,因此,春季分蘗成穗率提高,對于播量偏少,基本苗不足的麥田,爭取小麥春季分蘗成穗,是一項重要的增產措施。 合理運用促控措施劃鋤松土由于土壤在冬季凍結期間,下層水分陸續上升并凝結于凍土層,開春后土壤自上而下化凍時表層積有大量水分,這時如不注意劃鋤,水分會大量散失。劃鋤具有保墑、增溫、促苗早發、通氣、除草和促根下扎等多種作用,據觀察,劃鋤后7~10天,日間5厘米地溫可提高0.5℃~1℃,對促進根系發育和養分轉化非常有利。劃鋤時間在返青前后,氣溫回升至3℃時即可進行。 適時追肥澆水晚播麥由于播種晚,苗小,僅以主莖或帶有數量極少的分蘗過冬。返青后,分蘗能力極強,春生蘗增長速度快,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措施:一是群體小、基本苗不能滿足成穗要求,需要爭取一定數量分蘗成穗的麥田,宜在起身前運用肥水,以促蘗成穗;二是播量較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記者 不詳)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優美的觀賞喬木七葉樹(1) 下一篇:大棚杏的規范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