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株和遮蔭對花葉芒生長的影響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5:27 |
花葉芒分株有兩個目的, 一是為種苗擴繁, 增加種苗數量, 二是為去掉衰老部分, 使新植株生長更加旺盛。在種苗快繁時, 只要新植株能成活, 并在一定時間內能出圃, 就可以接受。 初始分蘗數為2~3個/盆的處理分株后6個月其莖數達到了1513個/盆, 株高達到了7413 cm, 并且植株生長旺盛, 完全可以出圃種植。初始分蘗數并不一定是越高越好, 例如本試驗中, 初始分蘗數為5~6個/盆和10~12個/盆的處理在繁殖系數、花序數、鞘高、花序高、冠幅和植株體積等方面無顯著差異。Brand (1999) 對5種觀賞型芒屬植物進行的不同分蘗數的試驗結果也表明了相同的結果,即初始分蘗數在3~5的處理, 分株生長6個月后其株高、莖數、花序數以及冠幅和植株體積與初始 分蘗數在10~15的沒有顯著性差異, 所以得出了“分株尺寸越小植株長勢越好”的結論。另一方面, 如果為了盡快地實現觀賞效果, 可以選擇初始分蘗數較大即20~23個/盆的處理, 其莖數、花序數和植株體積在移栽當年就能達到一定的觀賞效果。遮蔭度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依植物種類、環境條件特別是遮蔭程度和遮蔭時間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遮蔭條件下植物多表現莖節伸長, 株高增加( Patterson, 1979) , 莖數減少(Bubar &Morrison,1984) , 葉片變寬而薄, 葉生物量比例增加, 生物量降低(Allard et al. , 1991) , 葉綠素增加, 葉綠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素a /b的比值降低(Brand, 1997) 等。但就一種植物在一定生長條件下, 這些指標不一定同時都表現出來。而且當遮蔭增加到一定程度后, 植物光合能力下降, 營養不足, 生長指標降低( Kephart etal. , 1992) 。本試驗結果表明, 25% ~50%的遮蔭提高了花葉芒的株高、莖數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 但75%的遮蔭反而又降低了這些指標, 可能是由于高遮蔭度下營養不足所致。葉綠素含量是植物利用和適應遮蔭環境的重要指標, 一般情況下, 遮蔭環境下植物的葉綠素含量提高, 葉綠素a /b降低(喜光和喜陰植物不一樣) 。但這種適應只是短期遮蔭條件下的結果, 與長期遮蔭形成的進化適應是不同的。楊渺等(2004) 的研究結果表明: 假儉草( Erem ochloa oph iuroides)經過短期遮蔭其葉綠素含量增加, 葉綠素a /b值降低, 但長期適應遮蔭后, 葉綠素含量則下降, 葉綠素a /b值增加。本試驗中葉綠素含量隨著遮蔭度的增加而顯著提高, 葉綠素a /b顯著低于全光照的,但這不說明花葉芒是耐蔭植物, 只是在一定遮蔭條件下能適應生長。由于花葉芒葉片上具有綠黃相間的條紋, 在遮蔭條件下葉綠素含量增加, 加深了綠色條紋的顏色, 使葉片綠黃顏色反差更大, 葉片更加亮麗, 提高了觀賞效果。為了快速增加花葉芒的種苗數量, 可選擇初始分蘗數為2~3個/盆的數量進行分株, 生長6個月后, 新植株的莖數、株高和冠幅等指標都能達到出圃種植的要求。如果要求在分株當年達到一定的觀賞效果, 初始分蘗數應在20~23個/盆以上。25%~50%的遮蔭有利于花葉芒的生長, 在此遮蔭條件下, 花葉芒的株高、莖數、花序數、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葉綠素含量都顯著高于全光照的, 但50%以上的遮蔭不利于其生長, 各項生長指標明顯降低。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武菊英, 滕文軍, 袁小環, 楊學軍(北京草業與環境研究發展中心, 北京100097) |
上一篇:盆栽發財樹室內管理 下一篇:葡萄冬剪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