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栽綠蘆筍 鮮筍投產早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13-07-28 05:12 |
綠蘆筍是藥食兼用型經濟作物,其嫩莖質嫩味美,營養價值較高,是世界上公認的十大名菜之一。秋季栽培綠蘆筍可用營養袋育苗,此法具有出苗快、出圃率高、省工等優點,現將其技術要點介紹如下,以供農民參考。 1.品種選擇 栽培綠蘆筍時應首選高產、優質的進口品種,其次可選國產的雜交一代良種。播種前精選種子,選擇子粒飽滿、成熟度高的種子,播種期為10-11月。 2.種子消毒 播種前選晴天將種子晾曬2-3天,然后進行種子消毒。消毒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50克,對水12.5千克,充分溶解后放入10千克種子,浸泡24小時后取出;二是用5%的次氯酸鈉1份,加清水4份,攪拌均勻后放入種子,浸泡2分鐘后撈出,再用流動的冷水沖洗1分鐘即可。種子消毒后放入30℃的溫水中浸泡2-3天,待其充分吸水膨脹后撈出、瀝干,然后將其置于25℃~30℃的環境中催芽。催芽時在種子表面覆蓋一層濕布或濕麻布,以保持種子的濕度,當10%-15%的種子臍部露白時即可播種。 3.制袋及播種 配制營養土時可在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塊取土,過篩后每8份土混合2份腐熟的圈肥,也可用50%的塘泥、30%細河沙、15%草木灰、1.5%復合肥、0.5%尿素、1%磷肥、2%氯化鉀混合配制。營養土中加入適量的水,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營養袋高12厘米,直徑為7-10厘米,底部打1~2個洞。營養土裝到離袋口1厘米左右即可。選擇地勢平坦、陽光充足的地方擺放營養袋,每個營養袋點播1-2粒種子并撒一薄層營養土,然后在上面覆蓋稻草并淋水,以淋濕營養土和稻草為宜。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苗床管理 綠蘆筍播種后30天左右即可齊苗。在種子發芽期間,白天將畦內溫度控制在25℃~30℃,營養土要經常保持濕潤。當50%的種子出苗后,要逐步揭去稻草。幼苗生長期間溫度以白天20℃~25℃、夜間15℃~18℃為宜,當苗長至10厘米高時,每畝潑施0.6%的尿素溶液300-400千克,以后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稀人糞尿(50千克人糞尿對水250千克),當第2條地上莖抽出后,施肥濃度要適當增大。幼苗對溫度、光照、水分較為敏感,在其生長期間要保持營養土濕潤,不可過旱或過澇。 當苗高40厘米以上、莖粗0.5厘米時,可移栽至大田并搭設小拱棚,氣溫回升后拆除拱棚,移栽時注意選擇健壯、無損傷、無病蟲害的苗。在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植株生長8-10個月即可開始采收,當年產量較低,第2年可畝產鮮筍200-300千克,第3年可畝產鮮筍500千克左右,第4年是蘆筍的盛產期,畝產可達800-1000千克 綠蘆筍是藥食兼用型經濟作物,其嫩莖質嫩味美,營養價值較高,是世界上公認的十大名菜之一。秋季栽培綠蘆筍可用營養袋育苗,此法具有出苗快、出圃率高、省工等優點,現將其技術要點介紹如下,以供農民參考。 1.品種選擇 栽培綠蘆筍時應首選高產、優質的進口品種,其次可選國產的雜交一代良種。播種前精選種子,選擇子粒飽滿、成熟度高的種子,播種期為10~11月。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2.種子消毒 播種前選晴天將種子晾曬2~3天,然后進行種子消毒。消毒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50克,對水12.5千克,充分溶解后放入10千克種子,浸泡24小時后取出;二是用5%的次氯酸鈉1份,加清水4份,攪拌均勻后放入種子,浸泡2分鐘后撈出,再用流動的冷水沖洗1分鐘即可。種子消毒后放入30℃的溫水中浸泡2~3天,待其充分吸水膨脹后撈出、瀝干,然后將其置于25℃~30℃的環境中催芽。催芽時在種子表面覆蓋一層濕布或濕麻布,以保持種子的濕度,當10%~15%的種子臍部露白時即可播種。 3.制袋及播種 配制營養土時可在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塊取土,過篩后每8份土混合2份腐熟的圈肥,也可用50%的塘泥、30%細河沙、15%草木灰、1.5%復合肥、0.5%尿素、1%磷肥、2%氯化鉀混合配制。營養土中加入適量的水,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營養袋高12厘米,直徑為7~10厘米,底部打1~2個洞。營養土裝到離袋口1厘米左右即可。選擇地勢平坦、陽光充足的地方擺放營養袋,每個營養袋點播1~2粒種子并撒一薄層營養土,然后在上面覆蓋稻草并淋水,以淋濕營養土和稻草為宜。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4.苗床管理 綠蘆筍播種后30天左右即可齊苗。在種子發芽期間,白天將畦內溫度控制在25℃~30℃,營養土要經常保持濕潤。當50%的種子出苗后,要逐步揭去稻草。幼苗生長期間溫度以白天20℃~25℃、夜間15℃~18℃為宜,當苗長至10厘米高時,每畝潑施0.6%的尿素溶液300-400千克,以后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稀人糞尿(50千克人糞尿對水250千克),當第2條地上莖抽出后,施肥濃度要適當增大。幼苗對溫度、光照、水分較為敏感,在其生長期間要保持營養土濕潤,不可過旱或過澇。 當苗高40厘米以上、莖粗0.5厘米時,可移栽至大田并搭設小拱棚,氣溫回升后拆除拱棚,移栽時注意選擇健壯、無損傷、無病蟲害的苗。在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塊,植株生長8-10個月即可開始采收,當年產量較低,第2年可畝產鮮筍200-300千克,第3年可畝產鮮筍500千克左右,第4年是蘆筍的盛產期,畝產可達800-1000千克。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雙膜一網”生姜高產栽培技術 下一篇:園林地被植物的養護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