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勿忘防治蘑菇六大病害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2 10:50 |
褐腐病 苗木網,999miaomu.com 銹斑病 為害癥狀是在菌蓋表面形成圓形或橢圓形鐵銹色病斑,病斑邊緣整齊,其中間凹陷,斑點干縮后,菌蓋裂開,形成不對稱的子實體,菌柄上較少染病,菌褶上基本沒有感染。該病為細菌性病害,各種原輔材料、覆土材料、水中均有其病菌潛伏,在15℃以上、空氣濕度大于85%時病菌即極為活躍,通過人體、空氣流動、蟲類潛入、工具攜帶等渠道傳播,尤其在濕度大、通風不良時,更易誘發該病。 防治措施:菇棚啟用前應徹底進行消毒處理;采用發酵料栽培時,基料應腐熟均勻;發菌及出菇期間堅持噴灑百病去無蹤以達預防目的;初期發病,噴灑150倍蘑菇殺病靈溶液即可;發病較重時,可清除病菇,清理料面,對制70倍左右蘑菇殺病靈溶液連續噴灑2次以上;日常管理時,應保持空氣濕度在85%左右,勿過高,并堅持合理通風,尤其在噴水后,應使菌蓋表面水分在1小時內蒸發掉,否則,停留時間過長易誘發該病。 黃斑病 染病初期菌蓋上有小斑點狀淺黃色斑,隨著子實體的生長而擴大范圍及傳染其它子實體,繼之色澤變深,并擴大到整個菌蓋,染病后期菇體分泌出黃褐色水珠,病株停止生長,繼而萎縮、死亡。 該病菌喜高溫高濕環境,尤其當溫度穩定在20℃以上、濕度95%以上而且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的條件下,極易誘發此病;在基料及菇棚內用水不潔時,該病的發病率也很高。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防治措施:加強通風,使棚內二氧化碳濃度降至0.5%以下;降低棚濕,尤其在需保溫的季節或時間段里,控制空氣濕度在85%左右;發病初期,噴灑70倍蘑菇殺病靈或黃菇一噴靈溶液2次,即可有效抑制;發病中期以后,應摘除病菇,結合清理料面并打掃衛生后,對制50~70倍蘑菇殺病靈溶液連續噴灑2~4次。但應注意,噴藥后封棚1~2小時,然后加強通風,降低棚溫。 著色病 幼菇菌蓋由灰褐、黑褐色變為局部或全部黃色、焦黃色或瓦藍色,使子實體生長受抑,長速明顯減緩,長成畸形菇或菌蓋皺縮上翹,嚴重影響商品質量。 防治措施:該病發生原因是低溫季節使用煤爐升溫時,棚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濃度較高,子實體吸入該類氣體后形成短期中毒癥狀,但菌蓋(尤其邊緣)變色;質量不好的塑料棚膜中的一些化學物質,被冷凝水析出后滴落在子實體上,亦可發生該類病害,往往以使菌蓋變為黃焦色居多;覆土材料中的某些藥殘成分、噴霧器中的藥物殘留、外界某些有害氣體的侵入等,也可導致該問題的發生。菇農應根據生產的具體情況,找出致病原因,“對癥下藥”解決即可,不可盲目用藥。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苗木網,999miaomu.com
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責任編輯:珍珍
|
上一篇:慈姑定植要點 下一篇:白靈菇遲出菇或不出菇的原因與預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