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松茸的栽培技巧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2 10:50 |
姬松茸又稱小松菇、巴西蘑菇,原產北美南部和南美北部,是一種食用菇類,菌 蓋、菌柄皆可食用。我們于1993年從福建引進試種,每平方米采收鮮菇7--10公斤。 一、原料準備? 栽培100平方米需稻麥草1500--2000公斤、畜禽糞(干)1000---1500公斤、菜籽餅 75--100公斤、石膏粉35--40公斤、石灰30--35公斤。? 二、堆制發酵? 1.預濕 在播種前15--20天,將草料浸泡吸足水分,預堆10--20小時,干畜禽糞 也需同時淋水調濕預堆。 2.建堆 先在地面上按2 米寬鋪一層20--30厘米厚的濕草料,接著再鋪一層濕畜 禽糞,如此一層草料、一層畜禽糞直至鋪完為止。堆高1.5 米,堆頂呈龜背形,料堆 四周與頂部須蓋好草簾,下雨時或低溫天氣加蓋薄膜,避免雨淋,同時又有利于保溫 、保濕,促進發酵。? 3.翻堆 共翻堆3~4次。翻堆時要求把底部的料翻到上部,邊緣的料翻到中間, 中間的料翻到邊緣,同時充分拌松、拌和,適量淋水,使其干濕均勻。發酵好的培養 料色澤為茶褐色,手抓有彈性,用力一拉即斷,并有一種特殊的香味。? 三、選地做床 選擇地勢平坦、排水方便及近水源處整成寬1--1.2米、長度不限的菇床。床邊筑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10~15厘米寬的土埂,中間留20厘米寬的小土埂,畦與畦間留40--50厘米寬的走道, 四周挖排水溝。并按常規搭設2米高的簡易遮陽棚,床四周懸掛草簾,防止烈日照射。 四、進料播種? 姬松茸在我地一年可播2次。春季,3月底至4月初播種,5--6月采收;秋季,8月 上中旬播種,9-11月采收。播種前,料堆四周噴灑敵敵畏等藥液,殺滅害蟲,菇床內 撒少許石灰粉消毒。料要趁熱運至菇床內,去除雜質后堆20厘米厚,等料溫降到28℃ 以下時再進行播種。播種時,先把菌種掰成小塊,然后均勻地撒在培養料的表面,輕 輕拍平后覆蓋地膜。每平方米需菌種4--6袋。播后搭小拱棚覆蓋塑料薄膜保溫保濕。 播種后2--4天,當料面呈現白色絨毛狀的菌絲時,需適時揭膜通風,促使菌絲向原料 下層蔓延。發現有毛霉、綠霉等雜菌侵染,應立即挖掉被污染部位銷毀,以防傳染擴 散。隨著菌絲生長量逐漸增大,每天要揭膜通風2--3次,保持空氣新鮮,促菌絲蔓延 生長。? 五、適度覆土? 正常情況下播后10--15天,目測料面菌絲潔白濃密,并已向原料下層延伸1/3 或 2/3時,便可進行料面覆土。在揭去料面地膜后,先用粗土后用細土(均需經嚴格消毒 苗木網,999miaomu.com )進行覆蓋,覆土厚3--3.5厘米,其中粗土厚2--2.5厘米,細土厚1厘米。覆土后噴水 ,表土濕度以手捏成形而不散開、不粘手為宜。? 六、出菇管理? 覆土后10--15天,撥開泥土見大量潔白的索狀菌絲時,便可定量噴水催菇,保持 料面泥土含水量22% 。當泥土縫中已形成米粒大小的白色菇蕾時,可適當通風。菇蕾 長至大豆粒大時,每天噴水2--3次,掌握晴天多噴、陰天少噴、雨天停噴的原則;切 忌向幼菇淋大水,以免枯萎死亡。此期床內溫度保持22--24℃,空氣相對濕度在85%- 90%之間,盡量避免晝夜溫差太大。高溫期間嚴禁中午前后淋大水。當子實體長到2-- 3厘米大小時,停止噴水,定期通風,以利菇體健壯生長。? 七、適時采收? 姬松茸從播種至采菇需35--45天,顯蕾后持續出菇2--3個月。姬松茸子實體生長 迅速,容易開傘與變色,因此要適時采收。高峰期每天采收2--3次。采收標準:菇體 菌蓋呈半球形或扁圓形,菌膜未破。采收時,用手緊捏菌柄的中部輕輕拔起( 莫傷周 圍幼菇),隨即用小刀刮除菌柄基部腐草、泥沙等雜質,裝入塑料袋鮮銷。 摘自:中國種業信息網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栽培白靈菇 覆蓋黑膜好處多 下一篇:冬季嚴防食用菌五大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