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出菇期管理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12 10:50 |
菌絲長滿袋后過一段時間,袋內出現大量黃褐色水珠,這是出菇的前兆,這時即可適時轉入出菇管理。此階段管理要點如下: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1.拉大溫差,刺激出菇。平菇是變溫結實,加大溫差刺激有利于出菇。利用早晚氣溫低時加大通風量,降低溫度,拉大晝夜溫差至5℃~10℃,以刺激出菇。低溫季節,白天注意增溫保濕,夜間加強通風降溫;氣溫高于20℃時,可采用加強通風和進行噴水降溫的方法,以拉大溫差,刺激出菇。 苗木網,999miaomu.com 2.加強濕度調節。出菇場地要經常噴水,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5%。在料面出現菇蕾后,要特別注意噴水,向空間、地面噴霧增濕,切勿向菇蕾上直接噴水,只有當菇蕾分化出菌蓋和菌柄時,方可少噴、細噴、勤噴霧狀水,補足需水量,以利于子實體生長。在采收一、二潮菇后,菌袋丙水分低于60%時,應給予補水,可以將菌袋兩端料面剝去1~2厘米見到新料茬,用竹簽扎幾個孔,放水中或營養液中,用清水浸泡8小時。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加強通且換氣。低溫季節1天1次,每次30分鐘,一般中午噴水后進行;氣溫高時,1天2~3次,每次20~30分鐘,通風換氣多在早、晚進行,切忌高濕不透氣。通風換氣必須緩慢進行,避免讓風直接吹到菇體上,以免菇體失水,邊緣卷曲而外翻。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增強光照。散射光可誘導早出菇,多出菇;黑暗則不出菇;光照不足,出菇少,柄長,蓋小,色淡,畸形。一般以保持菇棚內有“三分陽七分陰”的光照強度為宜,但不能有直射光,以免曬死菇體。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5.出菇管理中的注意事項。出菇棚內,應按菌絲的成熟度分畦堆放,使出菇整齊一致,有利于同步管理。菌袋進入出菇管理時,先解開兩頭扎口,不要急于把袋口完全張開,以防料表面失水干燥,影響正常出菇。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6.覆土出菇。袋栽平菇一般出兩潮菇后,經過補水管理還能繼續出菇,但出菇少,菇體小且不整齊,經濟效益低。采取覆土出菇,則有利于增產。覆土的方法是:在菇棚內開溝整畦,挖寬1米、深20~30厘米,長度不限的溝畦、畦與畦間留50厘米寬的入行道。將出過兩潮菇的菇筒兩頭料面清理干凈,脫去塑料袋,截成兩段,豎直排放在溝畦內,然后用肥沃菜園土填充菌筒間的縫隙,并蓋于菌筒表面0.5~1厘米厚。覆土后,在溝畦內灌大水一次,以浸透菌筒為宜。在出菇適溫條件下,約7天左右菌床上就有菇蕾出現,按出菇要求進行管理,可繼續采菇4~5潮。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7.采收期管理。當菌蓋顏色由深變淺,下凹部有白色草狀物,菌蓋邊緣開始上卷,孢子尚未大量散發時,即達七八成熟,為采收適期。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責任編輯:珍珍 |
上一篇:白靈菇“短育”栽培新法 下一篇:用稻草栽培黑木耳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