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番茄一大茬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2:05 |
近幾年來,山東省壽光市菜農利用番茄連續生長之特性,試驗成功大棚番茄全年一大茬栽培技術,包括早春、越夏和秋延后三個階段,提早和延后采果上市,采果期均為鮮果上市淡季,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現將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品種選擇。適宜一大茬栽培的番茄品種必須具備以下條件:耐低溫、耐高溫、抗病、再生能力強。試驗證明:無限生長型的品種適于全年一大茬栽培,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是毛粉802。 2.培育壯苗。12月上旬播種。播前進行種子消毒,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使種子表面的病菌失去活性,然后浸種催芽。苗床配制營養土,并進行藥劑處理,澆透水后均勻撒播種子,覆蓋細土0.5厘米--1厘米,注意保持苗床濕潤,溫度保持25℃--30℃,5天--7天出苗。出苗后揭開口通風,白天保持20℃--25℃,夜間保持12℃--14℃,控制苗旺長。苗出齊后及時疏苗間苗。待苗長至4片--5片真葉時定植,苗齡40天左右。 3.定植。第二年2月上旬定植,定植前10天--15天扣棚提溫。扣棚后及時將地深翻整平,結合整地每畝施經高溫漚制的雞糞50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100千克,鈣肥100千克,并澆透水后扶高壟。采用大小行種植,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壟高20厘米,每壟2行,每畝栽4000株左右。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4.早春管理。定植后閉棚提溫,促進緩苗。緩苗后白天溫度保持25℃--28℃,夜間12℃--15℃。緩苗后澆1次小水,以后見干見濕,小水勤澆。單干整枝,留4穗果,每穗留果3個叫個。及時用吊繩吊架。坐果后結合澆水追肥2次,每次每畝施氮磷鉀復合肥15千克--20千克。花期用2、4-D涂抹花柄提高坐果率。此期注意加強對晚疫病、早疫病和葉霉病的防治。開花后50天開始采收第1穗果。 5.越夏管理。立夏后加強放風,5月下旬棚前將薄膜撤掉,進行晝夜大放風。番茄第4穗果開花后摘心,其后再選留2條健壯的側枝,每條側枝留2穗果。此時因植株伸長,進行一次落蔓,將下部彎曲盤莖,以保持植株占有適度空間。側枝開花坐果后進入炎熱的夏季,為確保安全越夏,在棚膜上加蓋銀色遮陽網降溫,可降低溫度3℃--5℃。8月中旬撤除遮陽網。8月下旬再次進入果實收獲期。此期應加強對病毒病和棉齡蟲的防治。 6.秋延后管理。9月下旬--10月上旬,越夏期果實即將采收完畢,植株下部的潛伏芽開始萌發,選擇兩條長10厘米--15厘米健壯新枝,其余摘除。待兩枝長至25厘米--30厘米時摘掉新枝2/3高度的葉片,使其彎向地面,用土壓住,頂端露出二三片葉,所需新枝全部固定后澆水,壓土部位很快長出大量的根。果實全部采收后立即將老植株距新枝3厘米處剪掉,以促新枝生長,同時去掉一條長勢弱的新枝,并整理好舊架,將保留的另一條新枝作為番茄第3次結果的新植株重新吊架。新植株培成后天氣轉冷,將棚前臉膜重新蓋上,棚溫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10℃--12℃,并加強肥水管理。12月中下旬進入第3次果實收獲期。為延長采收時間,可采取活棵掛果保鮮,延長采收期,即果實進入綠熟期后,調整棚內小氣候,使其處于適當的低溫狀態,令果實不發生冷害,這樣可保鮮20天--30天,從而延長果實上市供應期。此期應加強對晚疫病、白粉虱和美洲斑潛蠅的防治。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盆栽一串紅 下一篇:兩種園林珍稀綠化樹種繁殖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