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的種苗繁殖選地整地和栽種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2:04 |
(一)種苗繁殖 以芽頭繁殖為主,亦可種子繁殖。 1.芽頭繁殖 即利用芍藥根上掰下的芽頭,進行種植的方法。 (1)選擇種芽 秋季采挖芍藥根時;先將芽頭下的粗根全部切下供藥用,把留下的芍頭(即紅色芽頭)作繁殖材料。然后,將芍頭按大小及自然生長形狀,切開分成塊,每塊需帶有粗壯芽頭2~3個,厚度2厘米左右。過薄,養分不足,生長不良;過厚,主根不壯,多分叉。最好隨切隨栽,否則不要切開分塊,將整個芍芽進行砂藏備用。 (2)種芽的貯藏 選地勢較高燥的平地,挖一寬70厘米、深20厘米左右的坑,長度視芍芽多少而定。坑底整平,先鋪1層6厘米厚的細沙,然后將芽頭向上排放1層芍芽,再覆蓋1層厚6~10厘米的細沙,芽頭稍露出土面,以便檢查。層積期間,經常檢查,始終保持一定濕度,干時可灑水濕潤,但要防止霉爛與干縮。 2.種子繁殖 8月上旬種子成熟后,采下立即播種。否則,要與3倍的濕沙混拌后貯藏至秋季播種。種子一經干燥,發芽率大為降低,甚至不發芽。一般條播,按行距20厘米,開深5厘米的淺溝,將種子均勻地播入溝內,覆土與畦面齊平。播后加強苗床管理,培育2~3年后定植。每公頃用種量約300千克左右。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二)選地整地 宜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夾沙土種植。安徽毫州多選耕作性能良好、肥沃疏松的砂、淤二合土種栽,生長發育良好,產量較高。 于前作收獲后,將土地深翻40厘米以上,經多次翻耕,整細耙平,施足基肥,播前再淺耕1次,整平后作寬1.3米的高畦,畦溝寬30厘米,深20厘米,四周開好排水溝。 (三)栽種 宜于8月上旬至9月下旬適期栽種。過遲,芍芽已發出新根,氣溫逐漸下降,種后發很慢,影響翌年生長且產量低。應在酷暑過后立即栽種。栽種前,將芍芽按大小分級,分別下種,有利出苗整齊,管理方便,產量亦高。栽時按行株距60厘米×40厘米挖穴栽種,穴深12厘米,直徑20厘米,先挖松底土,施入腐熟廄肥或草木灰,與底土拌勻,厚5~7厘米。然后,每穴栽入芍芽1~2個,芽頭朝上,擺于正中,用手邊覆土邊固定芍芽。深度,以芽頭入土3~5厘米為宜。再蓋以熏土并澆施稀薄的人畜糞水,最后蓋土稍高出畦面,使呈饅頭狀小丘,以利越冬。主產區毫州藥農,采用翻松畦溝土,提高培壟防寒越冬。翌年3月上旬,于芍芽萌發前將壅土耙開整平。每公頃需用芍芽種栽1500~2250千克。一般收獲時,1公頃芍藥根的芽頭,可栽3~5公頃地。 |
上一篇:野生浙江楠資源及播種栽培技術 下一篇:甜玉米早熟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