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地膜覆蓋的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2:03 |
地膜覆蓋是一項新技術,通過大面積推廣實踐證明,增產幅度大、經濟效益高、適應范圍廣,是農業生產上少有的增產增收措施。 1.特點及品種選擇 玉米地膜覆蓋最突出的效應是增溫保墑,彌補溫、光、水資源的不足。一般可增加積溫200℃~400℃,增強玉米耐霜凍的能力,相對延長了無霜期,因此可選用生育期較長、增產潛力大的中晚熟高產品種。蓋膜后玉米播種期提前、生育進程加快、早出苗、早成熟。在品種選擇上生育期偏長的株型較緊湊的較適合,選不易早衰、抗逆抗病性強的品種。如東亞60、東單8、富友1號在吉林松原市石橋鄉的地膜覆蓋中已顯現出較強的增產潛力,石橋鄉巨發村村民張顯義覆膜種植東單60,每公頃產量突破了1.5萬公斤。 2.選地施肥 覆膜玉米要選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等、排灌條件較好的地塊,避免在陡坡地、低洼地、漬水地、瘦薄地、林邊地、重鹽堿地種植。地膜玉米怕澇,選地時要考慮排水條件,尤其在雨水較多的地區。地膜玉米整地要平整、細致、無大塊坷垃,有利于出苗。整地時主要圍繞蓄水保墑進行,即秋耕蓄墑,春耕保墑。地膜玉米莖葉茂盛,對肥料需求量大,必須增加施肥量。科學實踐證明,每生產100公斤玉米需純氮2.5~3.0公斤、五氧化二磷0.8~1.2公斤、氧化鉀2.1~2.5公斤。氮、磷、鉀比例為2∶1∶2。要重視施底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高產田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4~5立方米,磷鉀肥全部底施,缺鋅田應施3~5公斤硫酸鋅;氮肥總量的60%~70%應做底肥。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3.適時播種 播種時間,地膜覆蓋的增溫效果主要在前期,占全生育期增加積溫的80%~90%,因此播種時間要比露地玉米提早7~10天。種植方式,根據松原市的實際情況,大多數農民采用了6∶2或4∶1的米、麥、豆間作形式,更能發揮增產優勢。種植密度,就松原市而言,覆膜玉米最適宜密度:平展型玉米每667平方米5300株、緊湊型玉米6700株,株距為21~24厘米。種植過密,極容易造成空稈或生長后期脫肥,影響產量。地膜選用,主要考慮地膜的厚度和寬度,厚度不宜過大,以0.005~0.008毫米為宜。 (記者 佚名) 999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佩蘭栽培技術要點 下一篇:羽衣甘藍的栽培技術淺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