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生育后期管理要點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2:03 |
適時澆灌漿水 小麥從抽穗到成熟需水量較大,如果此時水分供應不足,會嚴重影響其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運轉,從而導致小麥子粒小、穗粒數少。進入灌漿期,小麥根系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變弱,此時土壤水分含量以70%~75%為宜。若低于70%,即使是短時間缺水,也會使小麥灌漿期提前結束,從而降低小麥粒重。如果此時遇到干旱和高溫天氣,對小麥的粒重和產量影響較大。因此,澆灌漿水以小麥揚花后10~12天為宜。澆過灌漿水的麥田,特別是種植優質強筋小麥的田塊,不能再澆麥黃水。對于在麥壟上點種玉米等作物的麥田,如果確需澆水,澆水量也不宜過大。對于播量大、群體大的麥田,應根據天氣預報,做到無風快澆、小風慢澆、大風不澆、遇雨停澆,以免因澆水而引起小麥倒伏。對于豫南稻茬麥田,應注意排水降溫,防止漬害。 及時防治病蟲害 小麥抽穗后,麥田多種病蟲害常混合發生,對小麥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我省小麥生育后期經常發生的病害主要有銹病、白粉病、赤霉病、葉枯病,常見的害蟲有蚜蟲、黏蟲、紅蜘蛛和吸漿蟲。根據我省植保部門預測,今年我省小麥病蟲害偏重發生。因此,加強病蟲害測報,選用對路農藥,抓住有利時機進行防治,對保護小麥莖葉免受危害,增加小麥穗重,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具有重要作用。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一、防治小麥白粉病和銹病 每畝可用20%的粉銹寧乳油50毫升,或15%的粉銹寧粉劑75克、12.5%的特譜唑粉劑30克,對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霧。 二、防治小麥赤霉病 在小麥揚花期,如預報有5毫米以上降雨,或連續3天陰雨天氣,每畝可用50%的多菌靈粉劑100克,或33%的紋霉凈粉劑50~100克、50%的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克,配成1000倍水溶液均勻噴灑穗部,不僅可防治小麥赤霉病,而且可兼治小麥紋枯病和黑胚病。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最佳時期是在小麥揚花期,錯過這個時期,即使多次用藥也難獲得理想的防冶效果。對于高產、超高產麥由,或地勢低洼、田間濕度大的麥田,即使在小麥揚花期沒有下雨,也要注意防治小麥赤霉病。 三、防治麥穗蟲 每畝可用50%的抗蚜威粉劑10~15克,或40%的氧化樂果50~80毫升,對水50公斤噴霧。 四、防治小麥吸漿蟲 在抽穗至揚花盛期每畝用80%的敵敵畏,或40%的氧化樂果、40%的甲基異柳磷、50%的辛硫磷乳油30~40毫升,對水50公斤噴霧,不僅可防治小麥吸漿蟲,而且可兼治食葉害蟲。 五、混合防治 小麥抽穗后,大多數麥田應以防治白粉病、銹病和蚜蟲為主。為起到一噴多防的效果,可將粉銹寧與抗蚜威(或氧化樂果)混合后噴霧。如遇連陰雨夫氣,可將粉銹寧、多菌靈和抗蚜威(或氧化樂果)混合后噴霧。也可將特譜唑(或紋霉凈)與抗蚜威(或氧化樂果)混合后噴霧,防治小麥赤霉病、銹病、白粉病和麥穗蚜蟲等,對小麥黑胚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葉面噴肥 小麥生育后期仍需要維持一定的營養水平,以延長葉片的功能期,防止小麥早衰。這個時期小麥植株從土壤中吸收養分的能力逐漸減弱,可通過葉面噴肥來補充小麥植株所需的營養。對抽穗后葉色變淡、有早衰現象的麥田應進行葉面噴肥,對延長灌漿持續期,提高小麥粒重和產量作用顯著。小麥生育后期葉面噴肥常用的有尿素溶液和磷酸二氫鉀溶液。對于抽穗后葉色變淡、有早衰現象的麥田,可用2%~3%的尿素或硫酸銨溶液葉面噴施,每畝用量為50~60公斤。對于高產麥田,每畝可用0.3%~0.4%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或0.1%的硼砂溶液50~6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對于缺乏微量元素的麥田,應根據土壤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補肥。 適時收獲 小麥蠟熟末期的主要表現:麥田植株葉片干黃,莖稈仍有韌性,麥穗和穗下莖變黃,整個植株呈黃、綠、黃三段,即群眾通常所說的“麥收三段腰”。此時小麥干重已達最大值,是收獲適期。 (記者 佚名)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冬剪可克服梨樹大小年 下一篇:花卉禁用或慎用的農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