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草的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養護管理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2:02 |
金魚草的繁殖方法|栽培技術|養護管理--金魚草生長周期一般為10至13周,可作如下安排:穴盤苗期6至7周;移植到7至8厘米花盆苗期4至5周,或移植到10厘米花盆苗期5至6周。
胚根萌發階段: 建議采用保水透氣性好、無病蟲害的育苗專用基質播種,溫度保持在23℃至24℃,基質pH值為5.5至6.2,電導率EC值應小于0.75。基質濕度應保持較高水平,種子播后可以用粗糙的蛭石片薄薄地覆蓋種子來保濕,發芽不需要光照。 莖和子葉出現階段: 基質溫度控制在18℃至20℃,EC值應小于0.75。該階段需降低濕度以促進生根,保持半干半濕交替即可。此階段應給予2萬至 2.5萬lux的光照,為了提早開花,夜間補充強度為3000至4500lux的額外光照,使日照總時間達到14個小時。如果需要,可施用含鈣的肥料,氮的濃度為25至35ppm。 真葉生長和發育階段: 基質溫度保持在16℃至18℃,EC值小于1.0。該階段的濕度水平應交替保持在半干和半濕之間,若環境潮濕、低溫且光照條件差,應盡量在早晨澆水并且提供好的通風條件。光照強度應保持在2.5萬至3萬lux,如果需要,可給予強度為7500至 3萬lux的額外光照。建議施用含鈣的肥料,氮的濃度為50ppm。 準備移植或運輸階段: 基質溫度為17℃至18℃,EC值小于1.0,濕度可交替保持半干和半濕狀態。保持光照強度為3萬至3.5萬lux,白天給予大于12小時的光照時間最好。可施用含鈣的肥料,氮的濃度為100ppm,如果需要可以交替施用硝酸鈣和磷酸銨以促進長出更多的側枝。 |
上一篇:玫瑰扦插育苗技術 下一篇:蠟梅栽培與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