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冬規范化栽培技術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2:00 |
天門冬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塊根。天冬性寒、味甘苦、歸肺、腎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能,主治肺燥干咳,頓咳痰黏、虛勞咳嗽、津傷口渴、心繁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等癥。 近十年來,天門冬價格連年上漲,對野生天冬的采挖量又大大高于其生長量,永勝縣經過對野生天冬的人工馴化種植,目前天門冬是我縣種植的主要中藥材,經過多年試驗、示范及大面積推廣,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栽培技術,現將天門冬的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植物形態 天門冬系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全體光滑無毛。地下有多數塊根,根成簇,肉質,呈長紡錘形。藤莖細長,纏繞,有縱槽及短刺,可長達2m。葉有較長的葉柄;葉片退化為鱗片狀,3—4片簇生,或葉狀枝扁平,前端尖,稍彎曲,多為鐮刀形,濃綠色,有光澤。花黃白色,1—3朵簇生葉腋,雌雄異株。漿果球形,熟時由綠變為黃色至紅色。每果種子1—3粒,黑色。 2、生長習性 天門冬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嚴寒。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腐殖土,PH值中性或近于中性的土壤為好,不能在含沙量過重或容易積水的地方栽培。最好是選擇朝北和朝東的坡地,在有一定蔭蔽度,但又能夠有一定時間的直接光照條件的地方。海拔高度1000—2000m。 苗木網,www.cqhuayin.com 3、選地 整地 3.1選地 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腐殖土,粘土不宜種植。 3.2整地 栽培地宜選擇土層深厚的田塊,栽種前深翻2—3次,深翻土地 30cm 以上,然后結合整地施入腐熟農家肥2—3噸/ 667m2 ,復合肥30—50千克/ 667m2 ,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做成廂面寬 60cm 的高畦。 4、育苗及苗期管理 4.1種子繁殖 4.1.1 留種技術 天門冬是雌雄異株植物。一般自然情況下,雌雄比例為1:2左右,一年生的天門冬苗栽培3年后可以開始結籽,采用分株,繁殖栽培的1—2年后可以結籽,但種子的產量不高。由于人工栽培后的天門冬比野生集中,留種地的天門冬雌雄比例可以保持在2:1左右 。對雌株應增施肥料,勤加管理,使之生長旺盛,以利多結種子,天門冬種子每千克有2萬粒左右。 4.1.2 種子的采收和處理 8—9月,當天門冬果實由綠色變成黃色或紅色,種子成為黑色后即可采收。然后將其堆積發酵,稍腐后用水洗去果肉,選取粒大而充實者作播種用,種子不能曬干或風干,可立即進行秋播,如春播可保存在室內的稍帶濕潤的沙土或細土中貯藏,并保持濕度,不能讓沙土干燥。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4.1.3 苗床地的選擇 天門冬育苗地應選擇海拔稍低,溫度條件較好,土質較疏松,腐殖質含量較高的地方,必須有天然的或人工設置的蔭蔽條件。 4.1.4 苗床地的整理和播種方法 翻地整畦后開橫溝,溝距 25cm ,深5— 6cm ,播幅 10cm ,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種子間距離4— 5cm ,播后蓋細土2— 3cm ,上面再蓋稻草保溫保濕。每 667m2 地用種量5— 6千克 。 4.1.5 播種后的管理 天冬播種后,在20— 25℃ 時,經15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時揭去蓋草,搭棚遮蔭,稍后要拔草、施肥,經過一年的培育即可移栽。 4.2 小塊根繁殖 在采挖天門冬時,用帶根蒂的小塊根進行繁殖,育苗時,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 30cm 左右開溝,深 15cm ,將小塊根按 10cm 放入溝中,蓋土后要不露根蒂。15—25天即可出苗,苗期應注意拔除雜草,搭棚遮蔭,培育一年即可移栽。 5、大田栽培 5.1 一年生小苗的栽培 在整好的廂面上按株距40— 50cm 移栽,每廂栽一行,栽后應澆定根水。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5.2 小塊根繁殖苗的栽培 栽培方法與一年生小苗的栽培同。 5.3 分株繁殖栽培 是一種見效快的繁殖方法,在秋冬及初春采挖天冬塊根時,摘下粗大可作藥用的塊根后,將根頭上有較多芽眼的植株用刀分割成數株,使每株有芽2個以上和幾個小塊根,然后在切口處撒上草木灰,晾干約半天或一天,即可移栽。在整好的廂面上按株距40— 50cm 移栽,栽時把塊根向四周擺勻,蓋細土壓緊,每 667m2 可栽4000—4500株左右,栽后澆水。 6、田間管理 6.1 澆水保苗 天門冬栽培種植第一個月內,要注意保持土壤濕潤,旱時要經常澆水,以提高成活率。 6.2 中耕除草 除草一年可視情況進行多次,第一次在3—4月,以后可視雜草生長情況和土壤的板結程度決定除草的次數。要經常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中耕宜淺,以免傷根。 6.3 搭架和牽引藤蔓 待天門冬藤蔓長到20— 30cm 長時,應當為其插上竹木棍,使之能夠攀附,以利生長。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6.4 追肥 結合中耕除草應及時追肥,第一次追肥可在移栽后40天進行,每 667m2 施人畜糞水1000千克。以后可結合除草后施肥,適當添加尿素、鈣鎂磷肥等,每 667m2 每次約5— 8千克 。 7、病蟲害防治 5—6月份如發現有紅蜘蛛為害葉部,可用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8、采收加工 8.1 采收 一年生小苗及小塊根繁殖種苗栽培的天門冬以4—5年采收為宜;分株繁殖的以3—4年采收為宜。過早收獲,塊根小而少,產量低。收獲時間以秋季10月底到次年3月初為好。收時割去藤莖,挖起全株,將大塊根剪下,運回加工,所遺根頭及小塊根又可適當分割,繼續作為繁殖材料。 8.2 加工 將洗去泥土的鮮塊根分大小放入沸水中,煮10—15分鐘,以剛煮透心,外皮易剝去時為度,及時撈出浸入冷水中,剝去外皮,剪去頭尾根蒂,曬干或烘干即可出售。 |
上一篇:五代同堂 黃金果 下一篇:杜鵑花的組織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