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景的養(yǎng)護管理(花卉苗木網(wǎng))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wǎng)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7 11:59 |
樁景即樹樁盆景,是在盆中表現(xiàn)自然景觀的藝術品。其養(yǎng)護管理與其他花卉有所不同,應根據(jù)自身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措施。 1澆水 樁景一般都具有枝短、葉小的蒼老姿態(tài),所以不能過多供給水分。否則樹勢變旺,破壞樹姿。盆景的盆小而淺,必須常澆水,即少量多次,這一點與花卉截然相反。 澆水時要掌握:①不能經(jīng)常于也不能經(jīng)常濕;②根據(jù)樹種的習性分別對待,如干松濕柏,松樹不能多澆,柏樹則可適當增加水量;③澆水次數(shù)和水量隨不同季節(jié)而異,6~9月需水量最多,每天澆水2次,上午8~9時1次,下午4時1次;4~5月及10月每天上午10時澆1次;冬季需水量最少,不使土壤過干即可。 2施肥 不能太多,能維持生長即可,一般用腐熟油渣水及人糞尿。每月施1次稀薄的人糞尿,入冬前施1次較濃的肥料,有利于防寒越冬。 3盆土管理 31土壤配制。根據(jù)樹種分別配制。花果類如梅、桃等,南方常以稻田泥混合20%~30%稻殼灰作盆土,也可用園土代替。松柏類則以山泥代替稻田泥,即山泥加粗河沙。松樹忌濕,易爛根,用河沙4份加山泥6份;柏樹喜濕,用2份河沙8份山泥混合為宜。 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3.2換盆。換盆的目的是保證養(yǎng)料供應和改善土壤物理、化學性質,以維持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在盆內(nèi)根部密生,盆土的養(yǎng)分經(jīng)消耗后日益貧瘠,樹勢開始衰弱時進行。換盆次數(shù)因樹種而異,榆、桃等,由于每年開花,應每年換盆1次;松柏類可4~5年換盆1次;落葉闊葉樹2年換1次。換盆時去掉些老土,換上新土,同時把紊亂密生的老根疏除一些,促進萌發(fā)新根。 4修剪 4.1修剪方法及反應規(guī)律。歸納為六字訣:摘、截、疏、放、傷、變。 摘:摘心和摘葉。摘心可促發(fā)分枝,使枝條緊湊,還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積累和花芽形成,多開花多結果;摘葉的作用一是使葉變小,二是促發(fā)新枝。 截:剪斷一年生枝條的一部分分為極短截、短截、中截、重截等,作用是促發(fā)新枝。 疏:將枝條從基部去掉。 放:不剪為放,有緩和樹勢的作用。 傷:有時樹干太粗,可用損傷的方法削弱生長勢。 變:改變枝向。一是造型的需要,二是具有緩和枝勢的作用。 999中國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4.2各類樹樁的修剪 常綠或落葉闊葉樹:應及時剪去徒長枝,保持層次清晰。萌芽力強的如方月雪、梅等每年進行3~5次,羅漢松每年6月和10月各1次。 松屬:必須控制新梢長勢。在4月抹去全部主芽,副芽萌發(fā)的新枝則為短枝,以后再疏去過密的枝條,對于一年生枝可短截。生長季節(jié)還要及時抹芽、摘心、疏枝。 青楓、黃楊等:發(fā)芽后留1~2節(jié)摘心,再發(fā)再摘,使枝條密而短,保持適當比例。 花果類樹種:要根據(jù)其開花結果習性來剪,注意控制長枝,促發(fā)短枝,使之多開花結果,提高觀賞價值。 叢林式:要注意整體美。 落葉樹種:落葉后細致冬剪,疏去下垂無力枝、徒長枝、交叉枝、重疊枝等,注意層次分明。 5放置場所及防寒 放置時注意選擇防風的位置,以免摔倒損壞。東、雨、北面宜有擋風墻。陽性樹種一定要放在陽光充足的場所。剛換盆的或陰性的放于蔭棚下,不能直接放于地面,應放于支架上,不與土面接觸以防病蟲害。 苗木網(wǎng),www.cqhuayin.com 防寒措施因氣候、樹神不同而有差異,南方可用草墻、蓋草簾等,北方一般放于冷床式地窖及低溫溫室中越冬。 轉載請注明:花卉苗木綠化網(wǎng)www.xinhuamu.com.cn 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來源《花卉苗木綠化網(wǎng)》 苗木網(wǎng),999miaomu.com
|
上一篇:月季小苗促成活有訣竅 下一篇:種葡萄苗木須“六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