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麥區冬小麥栽培管理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8 |
一、品種選用 長江中下游地區地理生態條件多樣,各地推廣小麥品種類型存在明顯差異。因此,如何因地制宜選用優良品種是奪取小麥高產優質的一項重要措施。該區小麥生育期間降雨量較多,且分布不均,小麥生育后期濕害嚴重,光照不足,主栽品種應以春性早熟為主,對紋枯病、白粉病、赤霉病、穗發芽具有較好的抗性。其中,江蘇沿江、江淮麥區、安徽省江淮中部應選用紅皮軟質小麥品種,如寧麥9號、揚麥9號等;而在安徽省沿淮地區、河南南部應以白皮軟質小麥為主,如皖麥48等。 二、播種 播期、播量對小麥產量、品質具有明顯的影響。適期播種有利于提高產量,降低蛋白質含量,提高籽粒飽滿度和容重,正常成熟,減少發生穗發芽的情況。而播期推遲,不僅影響產量,籽粒蛋白質含量和濕面筋含量也呈上升趨勢,且后期由于高溫逼熟,籽粒飽滿度下降,收獲期遭受陰雨危害的可能性增大,對提高產量和品質均不利。 一般認為江淮地區撒播麥田,由于密度較大,偏重基肥,而對降低小麥蛋白質含量有利。揚州大學農學院試驗結果也表明,春性弱筋小麥品種,密度增加,籽粒產量和蛋白質含量降低。播種量過大的麥田,發生倒伏的危險性也增大,有可能嚴重影響籽粒的飽滿度,同時提高蛋白質的含量。 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三、肥水管理 1.施肥時期和數量 氮肥的施用量和追肥時期對小麥品質存在很大影響。在一定范圍內,隨施氮量增加籽粒蛋白質和濕面筋含量也增加,這對穩定弱筋小麥品質十分不利。合理的施氮量應從優質高產高效相結合的角度去分析。 軟質小麥的施氮時期應以基肥為主,根據情況追施少量苗肥和返青肥,不施拔節期和孕穗肥,避免在后期噴施含氮的葉面肥,以免增加蛋白質含量,影響品質。據揚州大學農學院研究,弱筋小麥應適當降低中后期施氮比例,基肥:平衡肥:拔節肥的比為7∶1∶2的氮肥運籌方式,使用寧麥9號可以生產出符合國家弱筋專用小麥標準的小麥籽粒產品,實現優質高產。 在小麥灌漿期噴施磷酸二氫鉀則有利于提高籽粒飽滿度。 2.灌溉和排水 抽穗至成熟期間,降水、灌溉和土壤水分狀況對小麥品質有顯著影響。相關研究表明,降水量與小麥蛋白質含量呈負相關關系。我國小麥籽粒蛋白質含量從北方向南方隨降水量與相對濕度遞增呈逐漸減少的趨勢。小麥灌漿期間,降雨量偏大,土壤水分過多,容易淋澆小麥根部的硝酸鹽,使氮供應不足,引起根系早衰,影響光合作用,產量和蛋白質含量均下降。 土壤水分不足時,灌溉對小麥品質的影響也與灌水時期及次數有關,一般隨灌水量增大,灌水次數增多和澆水時間的推遲,產量增加,籽粒蛋白質含量降低。 苗木網,999miaomu.com 四、病害防治 病蟲害不僅影響小麥產量也影響籽粒品質。受銹病、紋枯病、白粉病等侵害的小麥,其籽粒皺縮、容重下降,蛋白質含量上升。長江中下游麥區普遍發生的小麥赤霉病,對小麥產量、品質影響很大。赤霉病粒在商品小麥中為不完善粒,超過一定數量則成為等外品,其商品價值大打折扣。因此,優質小麥生產應加強對小麥病害的防治。 五、收獲貯藏 收獲期遇雨穗發芽的籽粒,難溶性谷蛋白比例下降,淀粉酶活性上升,降落值顯著降低,不論制作什么食品均不適宜。故優質小麥應選擇晴好天氣收獲。 (記者 佚名)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如何提高農藥防治效果 下一篇:為什么施用化肥會引起環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