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廢料莫丟棄 栽培草菇效益高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13-07-27 11:57 |
平菇采收后,培養(yǎng)基廢料仍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鈣、磷等營養(yǎng)成分,將其適當處理后栽培草菇,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一、處理廢培養(yǎng)料。將無霉變、污染少的培養(yǎng)料趁潮濕敲碎,曬干備用。 二、配制培養(yǎng)料。將曬干的廢料加腐熟的牛糞25%~30%,石膏2%~3%,過磷酸鈣2%,尿素0.1%,熟石灰3%左右,多菌靈0.2%,敵敵畏0.1%,混合均勻,再加入70%的水將配料拌濕,堆積起來,中間用木棍插一個孔,以利透氣。再用塑料薄膜覆蓋,發(fā)酵3天~5天,直到有酵香味、料呈褐色為止。發(fā)酵期間,如果堆內溫度超過65℃,應翻堆降溫。 三、準備菌床及播種。將發(fā)酵好的培養(yǎng)料攤開降溫至33℃左右。用熟石灰調整PH值為8~9,然后將培養(yǎng)料鋪成波浪形,以增加出菇面積,提高產量。鋪一層料,播一次菌種,共播三層。用種量由下層至上層依次遞減。總用種量為干料重的15%~20%。播種后,在表面覆1厘米~2厘米厚的肥土,并用水噴濕,然后用塑料薄膜蓋好,以利保溫。 四、加強管理。播種后3天~4天,觀察菌絲是否蔓延生長。如果沒有,應及時補種。培養(yǎng)料溫度最好控制在33℃左右。如過高,要揭膜散熱或澆水降溫;若過低,可于白天用日光照射,晚上用厚草簾覆蓋保溫。培養(yǎng)料濕度應掌握在65%~70%。濕度過低時,可適當噴水,濕度過大時,可增加通風次數。 999中國苗木網,999miaomu.com 五、適時采收。在管理得當的情況下,播種后7天~10天即可出菇。當草菇發(fā)育成橢圓形,菇體光滑飽滿,包被未破裂時即可采收。采收時要一手按住周圍的培養(yǎng)料,一手輕輕握住菇體左右旋轉,輕輕摘下,切忌用力拔。采收后要立即清理床面,并噴2%~3%的石灰水和0.1%~0.2%的尿素水,以調整酸堿度和補充養(yǎng)分,增加產量。 (記者 不詳) 999中國苗木網,www.cqhuayin.com |
上一篇:葡萄冬季防寒技術 下一篇:韭蘭繁殖與栽培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