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豐產與插秧密度 |
當前位置: 中國苗木網 > 栽培技術 > |
來源: 作者: 發布時間:2013-07-27 11:57 |
稻農朋友,為了奪取今年水稻優質豐產 ——請您調整插秧密度 實踐證明,水稻適當稀植可提高水稻產量,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水稻是高分蘗作物,其分蘗數量因環境條件而差異很大。高密度栽培時,可能不產生分蘗;如果密度較小,每株水稻由足夠的空間,再有相應的水肥條件,一般每株水稻可產生十幾甚至幾十個分蘗。因此,調控分蘗發生和生長情況的關系,是高產水稻栽培重要的技術措施之一。 在水稻的栽培管理中,水稻分蘗的運用應與當地的氣候和土壤等生產條件相適應,如果水稻栽培的基本苗數過少,勢必要靠增施氮肥來促進分蘗,從而達到有效穗數。一般來說,加大氮肥的施用量,會增加稻米中蛋白質的含量,但由此也減低了稻米的食味品質。因此,過度強調稀植,既不利于保證產量,又不利于生產優質的食味稻米。其次,水稻插秧基本苗數過少,水稻分蘗的時間延長,使水稻整個生育期受不良環境條件的影響也就加大,特別是由于分蘗時間延長,導致水稻抽穗期的變化,會增加水稻遭遇低溫冷害和遭遇早霜的風險性。因此,在水稻生產中,我們提倡適當稀植(適當稀植,有利于水稻高產),但不提倡過于稀植。 由于我國幅員廣大,大面積水稻栽培,氣候條件和土壤條件差異很大,所以一般不應該強調固定的插秧密度,水稻插秧密度應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在基本插秧密度的基礎上,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東北地區為例,一般基本插秧規格為30.0×13.3厘米,每平方米25穴。每穴插3~4株。每平方米合計插秧75~100株。但實際插秧時,北部地區要適當增加插秧密度,南部地區要適當減少插秧密度。秧苗素質好,插秧密度可適當小些;秧苗素質差,插秧密度可適當大些。先插秧可稀一些,后插秧可密一些。土壤肥力高,施肥量足的地塊,插秧密度宜少些,反之宜大些。育大苗可少些,小苗則應大些。 999苗木網,www.cqhuayin.com 總之,水稻插秧密度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本主適當稀植有利于增產的原則,做出適當調整,但調整的幅度不宜過大。一般的調整范圍是:行距變化為24~33厘米;穴距變化為10~156厘米;每穴株數變化為2~4株,每平方米穴株數變化為18~38穴。 131300 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農技服務站 馮國明(記者 不詳) 苗木網,999miaomu.com |
上一篇:盆景空白手法的思維空間 下一篇:紅豆杉扦插繁殖如何處理插條 |